【教育要闻】公民科明年始有课本 中学拟剪裁官方教材

2021-08-31 00:00

(星岛日报报道)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新学年将于中四级推行,逐步取代通识教育科。公民科课本料明年始出版,教育局先后提供多份官方教材,但各校使用官方教材有差异。有学校认为官方教材资料难以消化,拟剪裁为校本教材;有中学为免增加教师压力,采用坊间教科书,官方教材为辅,又认为只要有所引导,课堂亦可涉猎敏感议题。

公民科虽设有适用书目表,但新学年暂无课本面世,除了个别出版社以通识教育科课本为蓝本发行的衔接教材外,教育局亦先后推出十二份官方教材简报,协助教师于课堂使用。新蒲岗的李求恩纪念中学正筹备公民科,副校长徐晓琦坦言官方教材内容多是硬资料,包括《基本法》条文、选举制度等,形容对学生「乾哽白饭,难以下咽」,不能直接使用,打算利用官方教材作剪裁,编制更切合学生程度和能力的校本教材。

徐晓琦指,暂打算按课题分类成「需要深记」及「略记即可」两大类,前者如「三司十一局」的角色、立法会及区议会职务等,后者如大湾区涉及的内地城市,再加以整理、归纳和简化,并加入图片增加吸引性,「教学时会参考综合人文科的经验,让学生明白公民科与生活息息相关。」

他坦言现时教师对未来的选举制度等不熟悉,明白制作校本教材「有一定风险」,但亦助教师熟习相关议题;同时,学校亦正为中四生提供衔接活动,如举办公民科问答比赛,让学生认识基础知识,亦有助教师温故知新,「公民科对师生都是新科,需要一起摸索和学习。」

道教联合会青松中学则无意编制校本教材,身兼公民科科主任的助理校长洪德铭指,在《香港国安法》落实后,当局要求学校保存与《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及国安教育相关的校本教材至少两年,以便当局有需要时查阅,「『无书可用』的困境仅一年,要求教师编制公民科校本教材,即使每人只负责一部分,既是徒增压力,亦是费时失事。」

洪德铭认为,公民科的「香港」及「国家」主题,要求教师精通香港历史,亦须熟悉国家未来规划的重点及相关政策,如大湾区、「一带一路」倡议等,具备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在备课上形同两个极端,「教学前须花更多时间备课,除课本知识外,亦应熟读额外的资料,方能应付学生提问。」

被问到课堂上能否提及「六四」等敏感事件,洪德铭认为只要教师有信心及能力引导学生,得出不可触犯《香港国安法》等法例,建立学生正面价值观和态度等,合乎法理情的判断和决定,便可教授,否则不建议在课堂上讨论「过分复杂的议题」,「我会建议学生努力读书,考入大学,增进知识及阅读相关文献后,通过论文来分析事件。」

他坦言,有教师曾讨论能否讨论日前被判刑的唐英杰案,正计画制作壁布板,列出近年备受各界关注的案件、判词及刑罚,「用事实向学生说明,不论立场,只要犯法就要承担法律后果,是司法独立的展示。」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