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追击|团结基金倡河套建疫苗实验室

2021-08-30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持续超过一年半的新冠疫情,凸显本港发展生物科技的需要,但基建配套不足却形成发展「樽颈」。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总监及经济发展研究主管水志伟表示,香港科研抗疫显示生物科技发展潜力,但鉴于香港欠疫苗厂房及欠缺资金等问题,导致生物科技研发流程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故建议在河套建立符合监管标准的实验室,以及由国家发改委、广东省政府及港深两地政府设立「港深生物科技合作发展基金」,帮助具潜力的生物科技企业发展。

港大过去一年自主研发全球首款喷鼻式新冠疫苗「卫活苗一号」,但水志伟指,研发过程反映在全流程配套的缺乏之下,港大喷鼻式疫苗研发举步维艰,包括要面对香港欠疫苗厂房,需要跨境寻求内地厂房合作,导致临牀试验大幅推迟的基建问题;其次是程序问题,香港审批疫苗一期临牀试验缓慢,最终要政务司司长推动成事;同时面对资金困难,疫苗之后牵涉近万参加者的多中心后期临牀,仍需更多资金。

为完善生物科技研发流程,水志伟建议在河套建立符合监管标准(GLP)的实验室,尤其是大型动物实验室,以建设全流程配套设施,由于香港及深圳的GLP实验室数目分别为零个和一个,较拥有十二个GLP实验室的上海,及十一个的北京,更凸显其建设的必要性。

水志伟又指,港产疫苗彰显香港临牀试验产业具发展前景,不过目前香港的审批时间长达六个月,远较内地及美国两个月,和澳洲三十天的审批时间,建议港府透过增加审批委员会人数及开会次数,以及避免重复审查,以加快审批香港临牀一期试验申请;同时促请透过河套区向内地引入港式国际临牀管理模式,并在区内统筹,例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他又坦言,香港错失了不少龙头企业落户的机会,无法把握疫情的科研经济效益,例如BioNTech分别于今年及二○二三年在新加坡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及mRNA疫苗厂,而赛诺菲将未来五年投资四亿英镑设立区域性厂房;至于莫德纳亦正探讨日本开设研发基地及疫苗厂。他建议河套区政府推出税务减免、租金优惠及低息贷款,吸引龙头企业落户河套。

对于一般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最少十年才能把产品推出市场,耗资达二亿五千万美元,期间会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水志伟建议国家发改委、广东省政府及港深两地政府设立「港深生物科技合作发展基金」,为具潜力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供充足的初创资金,以培育本地独角兽企业,形成集聚效应。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