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2025年食肆须全面走塑 港府勿拖得就拖

2021-08-13 00:00

环保署上月起展开为期两个月的「管制即弃胶餐具计画」公众谘询,本以为等待多时,政府终推出相关的走塑计画属好消息,殊不知由谘询到推行首阶段措施竟耗时四年,第二阶段的落实时间更是遥遥无期,步伐缓慢得难以接受,根本无法解决严峻的塑胶污染问题,令人质疑港府减废的决心,恐最终「走塑」沦为「走数」。

政府打算分两个阶段,首先全面禁止发泡胶餐具,并规管食肆不可为堂食顾客提供任何即弃胶餐具及容器,外卖则只禁部分胶餐具(即胶饮管、胶搅拌棒、胶刀叉匙和胶碟),其他(包括胶杯、胶兜、胶盖等)则获豁免;到第二阶段才将外卖与堂食看齐,均禁止提供所有即弃胶餐具及容器。但荒谬的是,第二阶段要待首阶段先实行十二至十八个月,再视乎成效和未来替代品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才决定何时推行。

事实上,香港塑胶污染已逼在眉睫,即使未计及疫情期间外卖倍升的情况,于二○一九年每日塑胶餐具弃置量已达二百吨,当中大部分也是即弃塑胶;要解决大量塑胶垃圾问题是刻不容缓。但政府走塑步伐却如此缓慢。综观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早已积极订下走塑政策——如欧盟二○一九年便发布「禁胶令」,今年起要求成员国禁用十类即弃塑胶,包括外卖盒、胶刀叉、食品包装胶、棉花棒等;内地上年亦已禁止餐饮业提供胶饮管,并于今年起禁售及生产发泡胶餐具。反观港府的走塑进程慢慢吞吞,已大大落后于大趋势,当局须于二○二五年前全面管制即弃胶餐具,才能赶上国际步伐。

此外,是次计画亦未能与源头减废的愿景看齐,只着力禁胶餐具,有机会把塑胶垃圾转移至纸或竹等,这些即弃物料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国际间的政策除了「限塑令」外,更会同时积极推动可重用的配套措施。欧盟国家如奥地利,规管零售商需逐步提供添饮措施;台湾地区政府推广环保餐具租借服务、自备餐具积分计画等。有相关措施配合,才能达至真正减废。

绿色和平早前已集合各界人士到不同社区,游说店铺加入走塑行列,短短几年内已有近千家社区店铺提供走塑优惠或不再主动提供即弃餐具,甚至完全淘汰即弃塑胶。事实上,社会各界的走塑意识日渐提升,对制定相关政策的诉求亦愈来愈强烈,政府须早日回应,做好全面规划,不要再拖延。

走塑之路是时候走入大直路,港府是否可以把握机会加速前行,急环境所急,确实考验现届政府在最后一年任期的施政决心。绿色和平促请政府勿再虚耗光阴,必须于二○二五年前全面实施「管制即弃胶餐具计画」,同时推动可重用餐具的配套措施,有助市民一起「走塑」,真正纾缓塑胶污染。

谭颖琳(绿色和平项目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