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笔论政】应做好选举安排和解说工作

2021-08-11 00:00

完善选举制度能确保「爱国者治港」原则得以落实,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未来的行政长官将由爱国爱港人士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将于九月十九日举行,此乃完善选举制度后历史性第一场选举。笔者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举办这次选举,并预祝选举圆满顺利举行。由于这次是新制度下的首场选举,加上近期疫情反覆,特区政府必须认真、谨慎地做好选举安排。

过去,香港的选举制度并未有严格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因而有反中乱港分子钻制度的空子,企图透过操控选举来夺取香港的管治权。中央及时推出《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堵塞制度漏洞,确保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有利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并确保真心诚意拥护《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士才可以提受提名参选选委会,彻底粉碎反中乱港分子的阴险图谋。

然而,笔者留意到坊间仍有人对于今次选委会选举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足,例如有人对于选委会的代表性并不了解。事实上,新制度下的选委会由原本一千二百席增加至一千五百席,由以往只负责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及选举行政长官,新增提名立法会选举候选人及选出其中四十位立法会议员。席数增加了,功能亦提升了,但有人以为选民基础缩小了就等于代表性变小,这种说法并不全面。事实上,完善选举制度后,纠正了过去一些个人票所产生的混乱情况,于团体票方面也更加有代表性。例如:曾于公布登记册时引起热议的「基层社团」团体选民,有人认为连「听都未听过」这些社团的名称,为甚么他们可以选举选委会委员?其实,正是由于他们都相当基层,他们不出名才是正常的,反而可以证明他们都是货真价实的基层社团,具有代表性。有些界别是由著名的人士和团体去代表,但有些界别则不需要亦不应该依赖名人效应。团体按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各界别的实际需要去参与投票,令到选举可以具有更好的代表性。以上的事例反映出政府需要向社会各界加强解说,令公众清楚选委会的功能和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选举制度,必须让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得到保障。完善选举制度能达到以上的目的,确保「一国两制」不变形、不走样。随着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开始接受报名,代表着香港重新出发,并将开创更辉煌的新一页!呼吁有心服务香港的爱国者积极参与,一同为建设更美好的香港出力!

陈克勤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