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参加抽奖活动要留神
2021-07-08 00:00为了鼓励更多市民接种新冠疫苗,尽快为香港筑起免疫屏障,不少机构最近相继推出五花八门、大大小小的抽奖活动。市民只要接种一剂或两剂新冠疫苗,即符合报名资格,当中多数涉及收集参与者的个人资料。抽奖礼物可谓包罗万有,难免令人心动,但同时亦令人眼花缭乱。
在香港,近月亦出现多宗不同类型的诈骗个案,例如以伪冒手法讹称衞生署、执法人员及银行等不同机构;尤其是政府现正推行消费券计画,市民反应踊跃,有骗徒或会藉机收集市民的个人资料。
最近就有报道指骗徒趁电子消费券发放在即,假冒八达通职员致电市民,意图骗取其个人资料以盗取电子消费券;另有不法之徒冒充银行职员透过即时通讯软件向受害人声称可预先登记领取电子消费券,要求受害人提供身分证、住址证明及银行户口资料等。
近年,私隐公署接获与诈骗电话、电邮、短讯及网络平台有关的查询有上升趋势。私隐公署于一九年及二〇年分别接获一百二十六宗及四百三十三宗查询,但是单单今年首半年,便已接获三百四十四宗查询,远多于一九年全年数字,亦已达去年全年类似查询数字的八成。另外,有报道指出,今年一至五月警方接获电话骗案宗数为四百一十六宗,损失金额多达五点四亿港元。从以上的例子可见骗徒足迹处处,市民真的要「金睛火眼」,才不会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奖品所蒙蔽。
市民需要留意,自己的个人资料其实非常值钱。在现今大数据时代下,资料犹如二十一世纪的石油。故此,在参加任何抽奖活动时,若需要提供个人资料,便要提高警觉,留意主办方公布有关活动的资讯,包括收集个人资料声明,以清楚了解正确的活动登记网址或方法、所需提供的个人资料及其用途和保留期限等,并要慎防伪冒网页!
此外,不论是否参与抽奖活动或登记消费券计画,市民若收到不明来历或可疑的来电、短讯或电邮时要提高警觉,切勿随便提供自己的个人资料,包括身分证号码及银行户口号码等,亦不要随意开启电邮或短讯内的连结或附件。市民如有需要他人协助参加抽奖活动或登记消费券计画,只应找可信赖的人士(例如家人或亲友)协助。
另一方面,由于面对公众的抽奖活动所涉及的参与者可能众多,机构在举办抽奖活动时,需要谨慎处理个人资料,确保遵从《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的规定,尤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收集的个人资料应属必须,但不超乎适度,其目的应直接与该抽奖活动有关,而收集的手法须合法及公平,机构应以切实可行的方法告知参与者收集其个人资料的目的,以及资料可能会被转移给哪些类别的人士等;
当已达致原来目的实际所需后,须尽快删除已收集的个人资料;
个人资料只限使用于收集时述明的目的或直接相关的目的(例如参加抽奖活动);
除非得到资料当事人的自愿和明确的同意,资料不应使用于其他目的,包括宣传商品或其他活动;及须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步骤,保障个人资料不会被未经授权或意外地查阅、处理、删除、丧失或使用。
最后,我相信市民都是精明的消费者,在善用消费券、参加疫苗奖赏活动之馀,亦要留意保障自己的个人资料私隐,提防被骗!
锺丽玲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