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除师弟妹疑虑 专家返母校解说
2021-06-11 00:00
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则透露,专家委员会成员曾浩辉将会返回母校香港华仁书院进行解说,而他本人会利用正收集的滚动调查数据,持续了解学生的疑虑及关注的问题,并将于未来两星期内与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等会面,希望透过网上研讨会解答家长的疑难。
不过,个别家长似乎不太受落,李太育有一名十二岁,就读中一的女儿。她早已有心理准备带女儿打针,但因女儿对药物敏感,正谘询医生意见。对于政府今次特别安排,她较倾向自行预约接种,「始终担心女儿打完后有反应,可以贴身照料,求诊时也可第一时间向医护人员讲述情况。」惟她坦言,按目前情况,医生建议女儿打针机会不大。育有三名子女的陈太,其长女符合今次学童接种疫苗的年龄要求,但不支持以此换取全日授课。她认为新冠肺炎病毒已变种,质疑疫苗未必有保护成效。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主席方奕展预料,家长陪同子女接种时或有不少疑问,建议当局须加派人手,向他们提供详尽解说,包括了解学生有否药物敏感及病历。至于当局正研究学校接种率达七至八成,可提供条件恢复全日面授课堂,方奕展指得悉不少教师已接种,他认为要求学校达至该接种水平属合理,期望尽快让学界正常上学。
为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在全球掀起医学及道德讨论,中文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总监区结成认为,青少年接种疫苗一方面可以减少新冠肺炎整体传播率,惟另一方面青少年感染风险低,接种疫苗获益亦相对较少,「在香港亦较少有疫情在小朋友内大爆发」,故是否值得降低年龄层以更快达到群体免疫值得讨论。他建议,父母应考虑接种疫苗对小朋友的利益,社会亦不应给予青少年压力,为了达到群体免疫,而去接种疫苗。
另外,世卫曾开腔批评,由于青少年感染风险低,富裕国家应推迟为儿童打针的计画,并将疫苗捐赠给其他疫苗不足地区。港大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总监何维伦认同,在团结原则下,应推迟为青少年打针的计画,但认为香港情况与欧美国家略有不同,香港现时有太多疫苗没有人接种,加上捐赠疫苗在实际安排上或有颇多问题需处理,故认为开放予青少年接种疫苗决定合适。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