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设立有效认证制度 提防海鲜欺诈

2021-06-07 00:00

日本计画将福岛核废水排出大海,随时引发食安危机。消费者或觉得,只要日后购买海鲜时多加留意产地来源,便毋须过分担心。然而有不法商人会提供虚假资讯的伪冒标签,包括标示虚假来源地,若无法阻止这些「海鲜欺诈」行为,市民要食得安心,并不容易。

英国《卫报》早前分析四十四项研究,发现在三十多个国家出售的九千多种海鲜产品中,三成的标签失实。标签错误一般包括将低价鱼标为贵价鱼、将同类别的海鲜标记为不同品种,甚至以非海鲜类产品充当海鲜。

海鲜欺诈得以存在,与海鲜供应链的运作息息相关。海鲜供应链由上游的捕捞或养殖,到加工、运输、分配、批发和零售,过程涉及多个持份者。来自养殖场的海鲜,较易追溯源头,但在大海捕捞所得的野生渔获,追查来源如同大海捞针,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向捕鱼船收集渔获后,在加工时鱼目混珠。

海鲜欺诈更为非法捕捞渔船提供了「散货」的途径。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渔业经济学家Rashid Sumaila去年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渔民通过转手,把非法捕捞的渔获伪装作合法捕捞的鱼类出售,经渔船运到大型转运船加工,加工船将其与合法捕捞的渔获混合,并贴上误导标签,以赚取更丰厚利润。

伪冒标签亦会引发健康风险。《卫报》指出,一些较低价的油鱼经常充当吞拿鱼出售,但油鱼含有大量难以消化的蜡酯,人类食用后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和头痛。○七年,香港有大批市民因吃了标示为「鳕鱼」的急冻鱼扒后,出现腹泻,经调查后证实,该些「鳕鱼」实际上是「油鱼」。

另外,不少海鲜都带有致敏原,若标签错误,令消费者误食含致敏物海鲜,随时性命不保。非法捕捞的渔获由于难追踪源头,消费者无从得知相关水域是否有污染等问题,随时吃了被污染的海鲜亦不得而知。

目前,本港鱼类供应有九成从超过一百七十个国家及地区入口。为了保障食物安全,政府会透过抽查和标签制度规管供港海鲜。

受《公众衞生及巿政条例》规管,入口的海产在运抵香港时,食物环境衞生署会进行检查或抽样化验。其中非由渔场返港的运输货船,以及运输死鱼的船只,分别需要向海关及鱼类统营处申报。但抽查制度并不包括活鱼,意味活鱼可在毋须申报的情况下,由捕鱼场直接回港,因为没有入口记录,消费者难以追踪来源,或增加被骗风险。

法例又规定,预先包装的海鲜须加上标记或标签,列明食物名称或称号、原产国家的说明等资料。惟本港超市售卖的海鲜曾被揭标签错误,包括错误标示品种、来源地及生产方法等,涉及的两家超市均表示产品是从供应商取货,即标签有机会在供应商一环,甚至在供应链更早阶段已出现问题,意味在标签制度下,不法分子仍可能瞒天过海。

要打击海鲜欺诈,有效的认证制度十分重要。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设计了一套海鲜进口监测系统(SIMP),追踪十三种被认定为经常涉及非法捕捞和海鲜欺诈的海洋物种,要求进口商提交入口资料,再与国际贸易数据系统和美国政府的数据门户进行比对,透过检视其生产过程、入口和出口等资料,追溯其捕捞或生产点,验证其合法性。惟有关系统成效并不显著。

单靠记录和比对资料行不通,加拿大网店Organic Ocean与当地的贵湖大学实验室合作,后者不定时派人为海鲜抽取DNA,再与现行资料库已知物种的DNA进行比对,确保所售海鲜没有造假,检测结果由实验室放在该商户的网站上,让公众查阅。

这种方法能认证购买的海鲜非鱼目混珠,但大规模进行DNA检测涉及高昂的成本。加上如上文提到,渔民一般会将渔获交给加工船贴标签,除非如Organic Ocean般,整条生产链由同一公司进行,否则即使渔民合法捕鱼,难保加工船会「做手脚」。

消费者想买到可安心食用的海鲜,或可经由国际和本地推出的第三方环保海鲜认证标签,选购环保海鲜。这些标签代表海鲜是使用可持续方式养殖或捕捞。本港有海洋保育人士提议政府,参考现有的有机认证及标签制度,使用环保海鲜标签,甚或由政府推出认证制度。透过公开整条海鲜供应链,市民可了解所买海鲜的生产地、加工、运输等过程,提高透明度之馀,一旦购买了涉嫌被「掉包」的海鲜,亦可追溯来源。

海鲜欺诈涉及的层面广,加上本港的入口海鲜来自一百七十个国家及地区,要全面打击并不容易。眼看核废水问题逼在眉睫,当局或可先处理海鲜来源认证的问题,甚或参考福岛核事故发生当年,收紧对福岛及邻近地区的食品(包括水产)的入口管制,以免有问题的海鲜危害市民健康。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