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点评】善用公民科津贴 学校费思量

2021-06-07 00:00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九月正式推行,逐步取代高中通识教育科,本栏早前提过,内地交流考察活动须因应新科配合「增值」。教育局为推动新科,日前宣布每校提供一笔过三十万元津贴,这笔启动资金如何有效推动课程,将是不少学校须思考的问题。

根据当局向学校发出的通告,津贴可于未来三个学年,用于支援公民科的教师教学、发展或采购相关的教学资源,举办校本学习活动、联校或跨课程活动等,亦可应用于外地体验学习的报名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用。

综观学界推动公民科遇到的难题,主要是教材不足,尤其开办首年,师生没有教科书可用,须剪裁当局提供的教材,随着公民科中四课程「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涉及《宪法》、《基本法》及《港区国安法》内容,加上日后课本须送审,听闻大部分学校对制作公民科校本教材的意欲不大,利用津贴购置参考书、多媒体及电子教材等,对学校更为实际。

然而,要留意是教材的需要,随着送审教科书出版及书商配套落实,始终不难处理,反而公民科要求学生须进行内地考察,通过津贴为参加比赛、体验学习营的学生「加码」,资助学生参加活动、交通及住宿等费用,更有实际及持续的需要,与当局有资助的「同根同心」与「同行万里」内地交流计画相辅相成之馀,更能善用津贴作多元化活动,始能发挥效能。

另一个持续需要是教师培训,现时当局为国民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的网上教师培训课程,往往很早爆满,很大程度是公民科推行已进入最后倒数,加上学校须在八月底提交首份国安教育检视报告,使得教师培训需求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学校宜利用津贴让教师参与相关的专业培训,尤其是相关机构及团体开办的课程,或主动组织学习圈,分享不同学校的推行经验。

相较于当年的「通识教育科课程支援津贴」,每校一笔过三十二万元供两年使用,公民科津贴金额相若,亦不能用于聘请教学助理,可见当局在高中核心科目优化,释放课时后,更侧重于如何提高师生在公民科课程的参与度,多于只着眼于人手编排,学校理应重新取态看待,让津贴用得其所,用得其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