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新时代 新契机 香港青年创前路

2021-06-01 00:00

二一年三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当中出现有史以来最多涉及香港的篇幅,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竞争优势的信心和支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尤其提及支持香港创新科技发展以及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有着同样的积极支持和推动,对香港青年来说,蕴藏了无限机遇,未来将会有更多就业契机与发展机会。

香港作为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中心,亦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国际化的城市,汇聚东西文化,低税率,而且香港青年精通两文三语,在香港考取的专业资格亦获内地及国际认可。只要香港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人才中心,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机遇,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便可以搭上内地经济发展的快车。对此,香港应继续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作用,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第一,培育人才:科技创新最主要依靠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资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吸纳大量人才,除了资金奖励和优惠政策,香港政府一直积极与各界合作,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促进大湾区学生互相交流、实习的机会,从而让青年人亲身走进大湾区,加深对大湾区的认识,了解当地的就业环境和配套,吸引青年科技人才转到香港深造、留在大湾区发展,建设优质、高水平的「人才湾区」。

事实上,香港青联也一直与民政事务局合作无间,由首轮的「青年发展基金」开始,支持青年在本地创业,至不久前在深圳举办创业试行计画,让香港年轻的创业团队进驻深圳罗湖、南山及福田的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获得当地政策、配套等支持,与当地青年交流创业资讯,得到更到位的创业支援,解决初创遇到的困难。我们有幸成为三十个获民政事务局资助「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画」及「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画」中,唯一一个同时获资助举行两个计画的机构。这些创业计画,让青年朋友一尝创业梦,在粤港澳大湾区找到他们未来的发展路向,坚固青年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共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第二,推动艺术合作交流:香港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最佳地方,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能汇聚西方文化所长,方便更多的自由创作。透过积极推动香港与国际及内地的艺术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表演和展览活动,加强青少年文化交流合作,充当大湾区面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的窗口。

第三,坚持「一国两制」之本:「爱国者治港」是由「一国两制」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港人治港的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理香港」。「爱国者治港」完善香港民主选举制度,巩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香港政治根基。

正如本人编纂的《回归颂》中所写:「指点江山凭赤胆;激扬文字靠青年」,「我们才是当家的主人」。青年人就是下一代当家的主人,积极培育下一代青年,支持青少年创新创业,走向大湾区甚至全中国全世界。「十四五」规划为香港指明了方向、新契机,香港一定要把自身优势与国家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更好地与国家规划对接,积极地抓住「十四五」规划这个历史机遇,让青年创新、创前路!

蔡曜阳

香港青年联会秘书长

福建省青年联合会港区委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