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何不食肉糜?

2021-05-20 00:00

中学时期念过一个历史故事,晋朝晋惠帝在位期间,民间爆发饥荒,当大臣向晋惠帝报告民间「无米又无菜」,有很多人饿死时,晋惠帝就反问:「何不食肉糜?」即是为何不食「免治肉粥」!可以说是古代管治者中「坚离地」的经典人办,成为千年笑话!

今日的香港,经过两年的社会暴乱和疫情的双重打击,经济被「打残」了、失业率高企,冻薪裁员时有听闻,楼价却不跌反升,近日疫情第四波稍缓,楼价由一度微调再度飙升,荃湾某近两年落成的私楼区,约五百尺的单位近日涨价近一百万,平均叫价升至一千一百万。另一边厢,最近轮候公屋上楼的年期又再增加至五点八年!

对于市民「上楼难」的困境,本届政府的答案是「明日大屿」,一个要等十五至二十年才有第一批单位落成的填海造地计画。近日,前特首梁振英提出以郊野公园边陲地兴建二万个售价三百万元的五百平方尺单位,引起社会热议,一时间令中下层市民再燃起较短期内上楼的希望;然而,日前特首林郑月娥回应记者提问时,则表示有人喜欢「揼石仔」,逐块逐块土地去研究,但「本届政府,觉得要为长远谋划、必须要开拓新土地」。

笔者首先要戴一个「头盔」,本人绝对赞成为保障长远房屋供应必须要大规模造地,包括填海、开发新发展区,所以「明日大屿」仍是要继续做下去,但觅地建屋,绝不能只看「远」的而不顾「近」的,而政府亦应尝试突破条条框框,以崭新方式在短、中、长期增加供应。

事实上,市民的住屋需要已到了燃眉之急的阶段。朋友的亲人有一对新婚的青年教师夫妇,二人月入至少共六万元,依然追不上楼价增幅,付不起首期,上楼无望,结果要蜗居于劏房。另一对新婚夫妇,同样是高学历、专业人士,毕业数年,成婚时仍未储够首期,租金又高昂,最后宁愿各自回归「娘家」,待假期才相聚。当房屋短缺的问题,已祸延至小中产甚至中产专业人士,社会大众的不满情绪、愤怒、甚或不稳定的因子已濒临爆煲,有担当、有智慧的管治者好应该抓紧时间,「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而不是叫市民一等再等,叫大家「何不等填海造地」?

政坛高人分析,根据智库机构的数据,本年度的私楼供应量约为一万三千个,比起一七至一八年度「熟地」供应高峰时的二万五千五百个,只得一半,预计未来十年私楼年均落成量只有一万三千五百个单位。但翻查资料,上届政府任内五年,公营房屋、私楼建屋量达十二万五千九百间,换届前已预留土地给未来几年建屋,以一七年年中开始计算,之后五年公营房屋预计建屋量为九万四千六百间;至于一七年年中之后的三至四年的私楼供应量,则预计达九万六千间。换句话说,上届政府积极有为追落后,已经令本届政府上任时手上握着一手好牌,但反而搞完一轮「大辩论」之后却又再落后,即是短、中期供应几乎是交白卷?并把可以在短期内增加数以万计单位的郊野公园边陲地选项剔除,而所谓的「长远谋划」会否沦为「掩眼法」甚或「拖字诀」?

大屿山填海造地计画将历时最少三届甚至四届政府,中间又会有甚么变数?今天为了上楼,节衣缩食,连「肉糜」也不能多吃的小市民和他们的孩子,会否又要望穿秋水?

原姿晴

前传媒人,现任职顾问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