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大排档

2021-01-21 00:00

到新加坡旅游,熟食中心几乎是必到之处。最近该国的「小贩文化」,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列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受保育的传统文化。

新加坡这种小贩文化,并非随处自由贩卖,而是被官方安排在有盖的市场内经营,以便统一管理,可谓今天Food Court的先驱。数年前去新加坡,我曾前往当地历史最悠久的老巴刹美食广场。这座英式的八角形建筑,在四周新型的写字楼中,显得特别突出,但感觉比较像游客景点。后来我又到了牛车水的熟食中心,那里光顾的主要都是街坊,空气中混和着马来、印度、四川等不同的辛辣味道,大家边吃边聊,好一片热闹的人间烟火!

从新加坡不禁想到我们的香港,同样也有很深厚的小贩文化。最具特色莫过于大排档,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已开始出现,起初是为了恩恤殉职或因公伤残的公仆及家属,让他们自力更生,后来才发牌予基层大众。往昔大排档在各区遍地开花,可是后来政府却以影响衞生、阻街为名逐步取缔,现在仅馀下中环、深水埗等街头,尚有零零星星的大排档。然而「大排档」这名字却传到内地及海外,成为港式文化的代名词,内地就有知名的连锁餐厅叫作「南京大牌档」。

大排档被取缔后,有的从街头走进市政大厦的室内熟食中心。不过香港的熟食中心始终不如新加坡那么成功,既没有具系统的管理,也没有把它当作旅游景点推广宣传。只有如北角渣华道、大埔等熟食中心,有些食档凭实力扬名,才吸引区外人甚至游客慕名而至。

至于公共屋邨的冬菇亭,可说是大排档的另一变奏。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落成的公屋,都有这类露天熟食档。小时候住牛头角乐华邨,楼下正是冬菇亭,有茶居、粥店、粉面档、茶餐厅、烧腊店、潮州打冷……由早到晚都十分热闹。

多年后重临旧地,原来的食店纷纷结业,冬菇亭已改建为一般的室内餐厅,虽然环境舒适了,但就是欠了点风味。想起政府之前曾一度引进外国的美食车,结果水土不服成效不彰,其实与其考虑舶来产物,何不还大排档或冬菇亭的生存空间?



文、图:曾肇弘

曾肇弘,中文系毕业,文化与电影研究者。现为电影文化中心(香港)副主席、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成员。电邮:[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