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改革通识有理 惩处教师有据

2020-12-08 00:00

政府在今年《施政报告》宣布对高中通识科进行大幅改革,包括更改科目名称、精简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时数、改变评核机制及重设指定教科书等,几乎等于重新设计整个学科。鉴于由教育界人士主导的「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不久之前才完成公众谘询并发表报告,对备受争议的通识科仅建议进行小修小补,揽炒派及教协等因而质疑政府做法是「政治干预教育」、「政治凌驾专业」。

然而,只要大家回想一下,过去几年香港的教育界与大、中、小学发生过的政治事件,包括国民教育风波、港独入侵学园、黑暴占领大学、教师带领学生犯法,还有最近几宗「盲撑」失德失责教师事件,即能得知到底是甚么政治势力在不断干预教育专业。政府介入希望拨乱反正,绝对是负责任的表现,不少人更认为是来得太迟。

即使不谈政治,只谈教育,高中通识科由设计到执行都存在不少问题。早于专责小组一年半前进行谘询,笔者已撰文点出部分问题,包括课程内容太广太深,又缺乏标准教材和答案,令老师教得辛苦,学生亦学得辛苦;最后若非耗费了过多时间和精力应付通识科,影响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便是导致教与学都沦为「吹水」,对相关基础知识缺乏掌握,令到多角度思考变成不分是非黑白,批判性思维变成「为反对而反对」。

今次通识科的改革重点,正是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培育,协助他们建立正面价值观,同时透过缩减范围、时数和改变评核方法,减轻教、学、考三方面的压力,方向绝对正确,亦与笔者当时建议的一致。

对于有论者认为应将已被异化的通识科完全取消、改为选修科或变成必修但非必考,有关改动将会对学生、学校,以至整个新高中学制产生颇大冲击,对大学收生及海外对香港文凭试的认可亦有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通盘妥善处理,所以笔者认为现时建议已在改革的深度、速度和可行性之间取得平衡。

此外,笔者与许多社会人士都指出,若负责教授的老师是有欠专业,甚至存心误人子弟、荼毒学生,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设计与教科书也无用。例如早前发生的美化日本侵华、公然宣扬港独及歪曲鸦片战争事件,便分别是在中史科、生命教育堂和常识科出现,与通识科无关。因此政府除了改革通识科外,更重要是完善相关的投诉及监管机制,对失德失责及有违专业操守的教师予以严惩。

教育局局长日前向立法会汇报今年的施政纲领时,便承诺将提升教师专业及加强校政问责列为工作重点,包括研究在取消教师注册和单纯作出谴责当中引入更多罚则选项,以便处理不同程度的教师失德问题。笔者期望局方除了针对前线教师,亦要对有问题教材视而不见的学科主任、对失德教师包庇纵容的学校管理层及办学团体加以惩处,从而保障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利益。

谢伟铨

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