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三大中心地位 打通湾区交通经脉

2020-11-26 00:00

(星岛日报报道)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她在立法会宣读《施政报告》时,首先交代月初赴京向中央争取惠港政策的七大成果,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航空枢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同时打通大湾区交通经脉,落实「港车北上」、支持优化落马洲/皇岗口岸「一地两检」等;消息透露,除了皇岗口岸外,罗湖口岸亦会推行一地两检,使大部分陆路口岸未来过关都会更为方便。《施政报告》亦推出青年就业计画,由政府资助二千名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到大湾区工作,月薪高达一万八千至二万六千元。林郑月娥强调,内地经济快速反弹,香港享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可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

新一份《施政报告》以「砥砺前行 重新出发」为题,林郑月娥说,这是代表自己与社会过去一年多经历了磨练,克服困难,现在是时候向前进步,又希望这份报告可令大家对前景充满希望。她提到中央大力支持本港七大方面工作,并非一次性措施,而是政策方向,如明年需要额外政策,仍可向中央提出。

七大中央支持措施涵盖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港企开拓内地巿场等短中长期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措施。同时,中央亦支持香港深化与深圳合作,优化落马洲╱皇岗口岸。港府消息人士指,政府研将落马洲口岸迁到内地皇岗口岸区域,并在位处深圳的新皇岗口岸采用「一地两检」安排,而「港方口岸」边界线以后的土地会成为香港其他用地,惟未知落实时间。另外,由于罗湖口岸已使用多年,稍后将进一步共同探讨优化罗湖口岸,若重建亦将朝「一地两检」方向检讨。

这两个口岸落实一地两检后,连同深圳湾口岸及高铁站,大部份口岸未来皆会成为「一地两检」,打通香港与大湾区的经脉。除了「一地两检」外,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北面连接路将于下月二十七日通车后,港府将全力推进「大桥(港珠澳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画」,容许合资格的香港私家车毋须配额,经港珠澳大桥进出广东省,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驾的方式到广东省作短期商务、探亲或旅游。粤港政府将参考计画在大桥的实施经验,积极研究把计画延伸至一个港深陆路口岸,让香港私家车可以穿梭粤东粤西。

除了交通基建外,《施政报告》又提出,为鼓励和支持青年人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和发展事业,特区政府将于「防疫抗疫基金」拨款四亿三千万元推出为期一年半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画」,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有业务的企业,聘请及派驻本地大学毕业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目前名额二千个,当中一千六百个是一般职位,四百个是创科职位。

消息表示,政府期望年底推出计画,供二〇一九年、二〇二〇年及二〇二一年毕业的学士或以上学位人士参与,参加者须属可在香港合法受雇的香港居民,持有学位不一定由本地大学颁发。企业在计画下须以最低一万八千元月薪聘请一般职位者,政府将资助一万元;创科职位要求较多,参加者须取得STEM相关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津贴期间要有一半时间在内地工作、一半时间在香港工作,不过他们的薪酬更为吸引,企业需以最低二万六千元的月薪聘请,政府会资助一万八千元。

待疫情稳定及恢复跨境旅游后,民政事务局将资助十六个非政府机构推行「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画」,预计批出约一亿元,为近二百家青年初创企业提供资助及向约四千名十八至四十岁青年提供服务。广东及各大湾区内地城市已同意支持这个计画,并会提供共享工作基地,以及让香港青年享有与内地青年相同的待遇和支援。港府又将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作为一站式资讯、宣传及交流平台,进一步支持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创新创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