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世局纷扰 有危有机 港青可自强

2020-11-19 00:00

美国总统大选吸引全球关注,外界依然关注明年初到底谁会稳坐总统宝座。其实在中国,有更值得大家关注的五中全会,以及其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这并非遥不可及,因为香港青年若可把握好当中的转变及机遇,随时一跃龙门。

世界在变,国家在变,香港都应该一起变,就如国家的五中全会讨论到的十四五规划,也是求变;当中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充分反映出时局变化,香港人包括香港青年,不妨多了解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上的政策。

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及到国家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以及加快工业互联网等内容,令笔者想起香港的工业发展。香港工业曾支撑起香港的经济,直至今日依然占有重要位置,现时香港的主要产业如服务业面临瓶颈,「再工业化」、用好香港在大湾区的位置,既可令本港作出突破性发展,亦可令香港产业转型、升级。

有工业界朋友分析,香港在国家有特殊角色以及独特的桥梁作用。外资来港,香港可协助外资进入内地市场;而内地企业欲「走出去」,香港一样可以协助他们走到国际,其中重点,我们要发挥出香港的超级联系人功能,其实香港一直也担当好这角色,只是在世界改变、科技进步及中国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香港要改变故有模式,例如必须拥抱科技、提升产业,以迎接国策的改变。

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工业发展和机会自然多。最近,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在上海的巨型工厂,举行了「中国制造整车出口欧洲仪式」,另一美国汽车商通用汽车,亦将升级及扩建在上海的设计中心。对汽车工业有兴趣的年轻朋友,可尝试到内地发展。

同理,对其他工业有兴趣的朋友,内地包括大湾区,就是大家最广阔而且最多机会的市场。

关于十四五规划,当中提到要支持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措施。如果港青能发展自己有兴趣的事业,又得到中央的政策支持,那么不论是爱好汽车、科技产品还是其他工业品的年轻朋友,愿意到大湾区或其他内地城市「试试身手」吗?

陈祖恒

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