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Snap Shot】投诉成为文化 创新举步维艰
2020-10-24 00:00最近接受传媒访问,被问到做海滨工作最难的是甚么?笔者回答:「海滨建设,相对于基建设施和楼宇建筑,是一些较简单的设计工程。不过,就是因为简单,便更容易被评头品足。社会意见多元,市民喜好各异,一个设计实在难以令百分百的用家接受。」
卑路乍湾海滨长廊刚在十月下旬开放,这段长廊采用了非传统的设计和设施。除了一般公园设施例如洗手间和遮荫亭外,还有一个草坪和一片大空地,空地上放置了可以让游人随意移动的卡板,也有大量沙滩椅子和桌子。早前在栏杆上的针织小娃娃变成了大娃娃,散落在空地的坐椅和用钢架胶带组合成的活动平台装置内。这几天天朗气清阳光充沛,不少游人到来躺卧在沙滩椅上或俯伏在地上尽情享受日光浴,又有孩童在卡板上玩乐嬉戏,或骑着自行车在大空地上行走。
这段长廊,就像个市区海滩,市民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海滨风景,孩童在大空地自由奔跑,叔叔在栏杆外钓鱼;街坊甚至可以开怀野餐,或者与狗狗们尽情玩乐。可以随意组合的家具和装置,目的是鼓励市民进一步发挥创意,享用这片空间。
到了黄昏,更多市民赶过来,一睹夕阳西下的维港美景。
与别不同的新颖设计,换来不俗的口碑。一些网上杂志更特别撰文推介该段长廊为打卡热点。不过,笔者也听闻有意见认为,卡板会绊倒小孩,令他们受伤。又有人担心,放公仔会被人破坏,沙滩椅会被人偷走。纵使这些都是合理的关注,但这些意见许多时都会令设计者无所适从,甚至放弃。
与其批评政府管理思维过分保守,我们也要面对香港社会的投诉文化。这种日趋严重的「市民爱投诉,政府怕投诉」文化,实在令我们的公共空间极度沉闷,游乐设施不好玩,公园设计千篇一律。老实说,要没有投诉,除非公园长廊没人到。
所以,那些「建个雕塑怕人攀爬、建个水池怕人淹死、种四季不同的树木怕落花落叶、落了树叶又怕塞渠」;那些「这样不准,那样不行」,除了因为政府部门怕管理外,主要就是怕市民投诉。例如有人不能接受一些天然物料要定期更换,一些海滨路段天然木地板日久失修,当局于是决定以后都不准用木地板而改用硬梆梆的地砖。
西环货物装卸区码头是个极受欢迎的打卡胜地。不少市民来到这里放狗踩单车,在岸边钓鱼喝啤酒看日落。在这里,没有刻意的设计和管理,货柜卡板随处摆放,地面凹凸不平,岸边也没有栏杆。天雨过后地面积水照出一片水天相连的「天空之镜」景象,成为举世闻名旅客争相到访的IG Pier 。如果市民又投诉地面「有滩水会跣到人」,「岸边没栏杆会好危险」等等;又或者区议员们为民请命,「成功争取」铺平地面兴建围栏,最终「天空之镜」只会从此消失。
想起安藤忠雄曾经说过:「要让孩子在成长中学习,更要学会跌倒再起来。」又说:「小孩撞玻璃,是玻璃的错吗?」在球场踢足球的孩子,哪个没有受过伤?我们到新加坡和雪梨两个著名海滨城市访问,问及官员有关海滨没栏杆的问题,他们都说:「市民的自身安全是他们自己要承担的责任。(People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safety.) 」
我们知道,一段海滨的设计难以满足所有人。重要的是,市民可以各适其适,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我们深深相信,维港海滨全长七十三公里,到二○二八年会完成三十四公里,绝对有足够的空间去提供多元化的设计和设施照顾不同喜好和需要的市民。海滨设计,没有ONE SIZE FITS ALL。最重要的,是让市民有选择。
吴永顺(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
http://avincentng.blogspot.hk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