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中史教科书新指引 近20年史事不应详述
2020-10-06 00:00
教育局早前修订各科的课本编纂指引,在中史科首次列明近二十年的史事不少仍在发展、未有结论,因此「不应太详细敍述,亦不宜有定论性的说明」。本报早前报道,出版社虽未向学校提供中三级,涉及近代史的教科书样本,但个别书商提供的样本习作簿,在「香港发展」部分已涵盖董建华至曾荫权主政,特区首三届政府施政,包括经济方面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及沙士疫情、与内地签订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政治方面推行「高官问责制」、一二年政改方案通过等,即两年后面世的新版中三级课本,将以出版前十年的历史为界。
现行纳入适用书目表的初中中史科课本,去年底至今年初已完成审书;至于同样今学年推行新课纲的初中历史科(世史科),近二十年史事如何处理,在课本编纂指引不设限制。对于新指引是否适用已送审、未出版的中史科中三课本,教育局未有正面回应,但强调出版社编撰课本时,须参考课程宗旨与目标、考虑课时的建议安排;对于新近仍在发展中的议题,因未有结论,亦未必有足够持平、客观、可靠的资料、学者研究及著述,可作教学之用,学生难以在有限课时内,全面客观了解事件,并从历史维度作客观持平的评论。
当局强调,出版社课本理应适当地运用历史资料,建立客观持平、合乎逻辑和前后一致的论点;学校自行编制及选取的校本教材,学校管理层至所有教师均有专业责任,确保符合课程宗旨和目标,引用资料正确、内容完整、客观持平。
另外,对于多个初中人文学科的课本编纂指引,要求课本「避免包含太多涉及评论的问题」,以免超越初中生掌握的前备知识,以至偏离课程目标。当局解释,学生学习不同的课题,必须先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而课程着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建构理解,与课程指引建议教学活动包括探究、反思及评论活动并无冲突或矛盾。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