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2020年最大的环境祸害?
2020-09-11 00:00最近收到一些市民和记者的提问,不约而同都关心因为防疫而制造了大量的口罩、消毒纸巾和外卖垃圾,是否今年对环境造成最大的祸害?大家该怎样做才可以减少这些对环境的影响?
今年六月底,立法会终止审议都市固体废物徵费法案,这八成香港人支持的立法诉求,为何落得如此下场?由二○一二年进行谘询到二○二○年在立法会终止辩论,死因在哪里!
首先,法例条文细节不清。对于负责收集和运送垃圾的清洁工人遇上的难题,条文未能释除前线工作人员误堕法网的疑虑。再者,政府也没法令议员信服有足够的新增执法人员来防止不法之徒胡乱弃置垃圾。
其次,是回收配套不足。这个是一直以来的徵结所在,增加回收渠道能让市民减少付费,这是市民一直的诉求,环团和政党也常常提醒,何以到头来还是未能对症下药?外围因素、经济环境不应是失败的藉口。回收政策、环保设施应是一直以来的核心工作。放弃孕育本地的循环经济,把回收工作假手于人,是政府一直以来的盲点,责无旁贷。
最后一个原因有点吊诡,是「被悭钱」的迷思。怎解?一些议员总认为市民不愿为都市固体废物徵费付款,所以总认为此法案是原罪,「就算法例是对的也是错的」!诚然,都市固体废物徵费自二○一三年到二○一八年十二月的那次民调为止,支持率都在七至八成左右。十个市民中有两个说要「悭钱」也是千真万确的事,但身为一个为香港、为下一代的代议士,还是不应漠视其馀八个市民的诉求,更何况是「愿意付出」而非「伸手要糖」的诉求?
今届政府的任期还剩两年时间,立法会延任一年,政府应重推法案吗?智者都说是「鸡肋」,况且很多人也说主导权在行政长官的手上。笔者比较乐观,翻看行政长官当时的竞选政纲,她说「在推动源头减废及实施都巿固体废物按量收费的配合下,我会带领香港达成十年减废四成的目标 」。在这位凡事皆「迎难而上」的行政长官带动下,我相信政府能「迎难而上」地推动更多回收政策、实行全港中央收胶、生产者责任计画及循环经济,更希望她和团队能在十月的《施政报告》中回应市民和议员的真确诉求,并重推法案,让这具民意基础的法案能尽快通过。
还望「法案」和「疫情」一样,可以尽快「过」去!
黄子劲(长春社副总监)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