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ASMR的治愈力量 从「伪科学」到一盘生意

2020-08-10 00:00

读者可有试过听见某种声音,例如有人在吃炸鸡的咀嚼声、摩擦衣物,身体不期然出现一种酥麻刺痛感,甚至感到治愈、放松?这种感觉被称为ASMR。全球有不少人沉迷于这种神秘的治愈力量,因而衍生了新职业,以至各类商机。在新冠病毒病疫情之下,它可会成为某些人心灵或生计的出路?

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自发性知觉高潮反应),是指人们的感官受到特定刺激时,身体可能会出现刺痛、寒意、愉快、平静或睡意的现象。ASMR体会者各有不同感官触发点,例如窃窃私语般较柔和的声音;或重复的视觉效果,如摺叠毛巾;也可以透过按摩等身体接触来触发。

这曾被批评为「伪科学」的现象,学术界至今尚未能解释,专家们正着手研究ASMR是否真实存在?现时支持其存在的证据,主要来自体会者的主观说法。英国史云斯大学数年前进行的网上问卷调查,访问了来自全球四百七十五名自称经历过ASMR及会定期观赏触发反应的多媒体内容的人,八成受访者认为ASMR对情绪有正面影响,部分人反映有助改善情绪,缓解抑郁症状及减轻慢性疼痛。

纵使科学界尚未能揭开ASMR的神秘面纱,其潜藏的治愈力量已足以吸引大量粉丝。它在全球的搜寻量正急速上升,成为一个全球热门的词汇,因而衍生了多种商机。

随着ASMR得到关注,它成为了热门影片创作主题,早在一六年YouTube上已有五百二十万部ASMR影片,其后数年相关影片观看次数和上载量不断打破纪录。内容五花八门,例如吃东西、梳头及头皮按摩,共通点是利用说话、动作和道具,制造及放大一些轻柔并缓慢的声音和视觉效果,让观众放松身心。

这股热潮造就一批专门创作相关多媒体内容的创作者ASMRtists,其中南韩人Jane的YouTube频道有八百五十五万位订阅者,其最受欢迎的影片上载刚满一年,观看次数高达一点二亿次。她主要拍摄自己进食颜色鲜艳的食物,并在进食时发出的咀嚼声音。有网站推算其月入或达到约三百八十四万港元。受到疫情影响,全球不少人可能因为长期足不出户,在网上收看ASMR影片慰藉心灵,甚至加入创作的行列。今年首季美国的ASMR影片观看和上载次数均创历史新高。

为了让大家更享受ASMR的感觉,有人看准商机,开发专门的软硬件。有手机游戏开发商选择将创作ASMR内容的过程变为游戏,用户在游戏中可以「亲手」将肥皂切割成一格格,再从表面削开,使一粒粒的肥皂散满一地,发出清脆声音,从而触发反应。此游戏自一九年十二月发布以来至今年六月,已吸引四千四百万人下载。亦有初创公司设计听ASMR过夜专用的耳机,卖点是用户戴上耳机整夜听着相关内容,也可舒适地入眠。由此可见,其商业潜力有多元可能性,不少科技企业亦想抢占市场。

ASMR成为广告商的创新手段推销产品,希望触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其放大感官感受的特点,令它成为向消费者展示产品质感和口感的好方法。

一七年美国IKEA推出一系列ASMR广告,包括一条长达二十五分钟的长片。在广告中一把女声轻声细语地介绍产品,画面则有一双手缓缓铺牀,不断抚摸牀单和被单,布料发出细碎的声响,让观众感受到产品的舒适程度。官方表示,在广告播放期间,实体店销售额升百分之四点五,网店销售额则增加百分之五点一。

不过,影片平台上有不少打着ASMR名义,以声音呈现模拟性爱过程的影片,甚至在影片描述中提供连结至成人影片网站。家长需要提防青少年接触这些不健康的内容。

目前影片平台对音频色情甚少监管,YouTube规定影片不得直接呈现或隐晦描绘性行为,但种种规定主要针对画面,而非声音。影片平台应尽早正视这类处于灰色地带的ASMR影片,以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像内地政府早于一八年便要求多个大型影片平台,清理涉色情低俗的ASMR内容,严格监管和审核相关内容。

ASMR蕴藏的治愈力量,令它从一种看似是伪科学的现象,发展成庞大商机,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均可把握风潮,从中发掘机会。但针对一些借ASMR之名浑水摸鱼的行为,社会也应保持警醒,以免它由治愈的「灵药」变成荼毒社会的「毒药」。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