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教大新书追溯教育史 AR赏析中西区校舍

2020-07-14 00:00

(星岛日报报道)中西区百年名校林立,见证整个香港教育发展历程。教育大学今年再推「香港教育故事」系列新书《摇篮地—中西区教育今昔》,与读者一同追溯一个多世纪以来本地正规教育的源头。书中收录中西区九所历史名校建筑赏析,并创新地加入AR立体建筑模型,配合手机可三百六十度观赏当年旧貌。教大学术及首席副校长李子建期望,此书可增加公众对本地教育历史的兴趣。

《摇篮地—中西区教育今昔》是教大香港教育博物馆连续第三年筹备的作品,它以中西区为主线,分四大章节讲述本港教育背景、该区学校变迁和校舍建筑等。主力编撰有关学校历史部分的科学与环境学系讲师黄棣才指,该书以一八四一年开埠初期说起,中央书院(皇仁书院前身)、官立女子中央书院(庇理罗士女子中学前身)、西营盘官学堂(英皇书院前身)等校先后成立,如何奠定本港学校的《补助则例》,以及之后成立香港大学后本地教育由文转理、二战期间学校校舍损毁并于战后迅速复兴等。

该书另一大特色,是收录九所百年历史名校的建筑赏析,当中包括已在二战中损毁的中央书院校舍,并且加入由教大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团队所绘的AR(扩增实境)校舍立体图,方便读者利用手机全方位观赏。主编之一、该学系助理教授刘亮国表示,这些学校建筑均具强烈的建筑风格,个别更有中西合璧特色,「例如圣士提反女子中学外貌很英式,但如果鸟瞰可以发现其实它的建筑设计有两个天井。」

被问到这些校舍昔日面貌与如今相差多少,黄棣才指圣若瑟书院(旧址)、圣类斯中学和英皇书院现存校舍改动算较大。他称绘制立体图时需要搜寻不少学校的历史图片参考,但图片很多只呈现一面,未能知道其全貌,笑言须借助乐高积木来估算建筑物侧面。

兼任该书主编的李子建表示,编著团队跨学科合作,由历史、社会及学校角度解说,「此书最大特色是加入AR和立体建筑模型,以往从未有同类书有这些元素。」他希望公众通过阅读该书,增加对本地教育历史的兴趣,又称会日后或继续筹备有关其他区,例如九龙区学校历史的变迁。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