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国家安全法本地立法意义

2020-06-14 00:0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日前参加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与港澳地区政协委员详细解释中央为香港制定国安法的初衷和原意,强调中央坚决维护「一国两制」,只有「一国两制」才能保持香港畅顺运作,为市民提供保障。此话内容意味深长,希望市民能明白当中意味,明白统一、完整的国家是香港社会繁荣稳定的必要前提,是一切社会活动安然进行的有力保障,是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最大前提。国家安全法相关法例必须在香港通过,必须运用一切可行方式在港立法,为及时遏止一切分裂国家、宣扬「港独」等行径及活动提供法律前提保障,特区政府及立法会议员亦必须积极配合,推动相关法例通过立法,同时希望广大市民不要被煽动、洗脑,每每听到「国家安全」的相关字眼便神经敏感,冲上街头。

国家安全法在港立法议案在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相关法例的本地立法逐渐进入香港立法会议程,早前的《国歌法》首读已闹得沸沸扬扬,议员在会内打架,互不相让,在全国人大宣布通过相关法例审议后,香港进入《国歌法》二读,社会气氛更趋白热化,全城戒备,频频「开战」,足见部分市民已成为每每「逢中必反」的「炮灰」,当中部分激进人士日后或将成为「播独」积极分子,成为散播不实言论的中坚力量,这必更显国安法立法的必要性。

香港可直接引用国家的法律是《基本法》赋予的权利,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对此更是责无旁贷,国家有难,香港无法安全,在外国势力的一再挑衅下,我们绝不退缩软弱,必须筑起坚硬的铜墙铁壁抵御外来攻击,绝不容忍分裂国家的苗头在中华大地上滋长,绝不能让分崩离析、家破人亡的局面出现。国家安全法的在港建立,不但有法律意义,也有历史意义,是不让历史的潮流倒退,绝不重回当年晚清分崩离析的噩梦的坚定决心,如任由外部势力冲击「一国两制」,打破繁荣稳定的局面,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地位亦必将无从谈起。

国家自发起在港订立国安法的「大动作」后,美国已声言发起制裁,反对派看着「大靠山」发声,已不断策划暴动,这不仅凸显国家安全存在网络安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硬性短板,也存在思想观念上的软性短板,即由于教育、历史等因素,市民普遍存在国家安全方面的盲点,国安法的建立,能为各种漏洞及盲点提供有效法律支撑,在合适时候依据本地法律、本地社会运作的模式,执行一切可行的活动,防止分裂势力不断蔓延,及时遏制一切分裂行径。

在全国人大通过国安法在港立法后,相关法例的本地立法必须进入议程,香港特区政府的立法把关便是必须跟进的重要工作,可谓势在必行,志在必得。特区政府、爱国爱港议员、爱国爱港团体及人士等必须在此发挥积极作用,全力推动《基本法》廿三条、国歌法等相关法例立法,透过政府带动,主导立法会提出廿三条立法的议案,爱国爱港议员也可以私人议案形式,把23条立法的议案重新带到立法会进行审议,在本届立法会占大多数席位的有利条件下,打一场漂亮的胜仗,与国歌法一道,在本届立法会中完成本地立法。

国家安全是保障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是保持「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的概念在香港主要体现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随着未来数据中心的建设,数据安全也将成为一个重点,香港未来将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广,内容多,十分容易被不法分子渗透,透过网络传递分裂国家、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信息,这必将较以往的金融安全、恐怖主义活动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香港近年之所以迟迟未能步入正轨,不断出现政治内耗,与国家安全未能获得保障有莫大关系,各项漏洞未能有效堵塞,社会只会纷争不断,难以畅顺运作,由此可见,国安法的建立亦将为推动香港重回正轨带来积极影响。在港订立《国安法》后,一小撮不断挑起事端,频频冲击「一国两制」底线的人,必将感受到法律的约束力,让暴力行径有所收敛,希望国家安全相关法例在港立法后,泛政治化的局面能成为过去,让香港重回正轨,迎接新的未来。

张学修(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