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家长压力爆煲 「阿罐家族」轻松助减压

2020-05-26 00:00

心理学家陈颂恩(右)及艺术家李浩迅合作的动画《一分钟,松一松》,期望可为家长减压。
心理学家陈颂恩(右)及艺术家李浩迅合作的动画《一分钟,松一松》,期望可为家长减压。

(星岛日报报道)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全港学校停课逾四个月,中三至中五明天复课,小学至中二则在下月才复课。由疫情爆发至复课期间,作为家长,既要留意疫情、张罗防疫用品,又要跟进子女在家学习的情况,种种忧虑积存下来,容易化成无形的压力,影响身心。由利希慎基金赞助,以年轻家长为对象的动画《一分钟,松一松》,在疫情下推出,通过艺术家李浩迅创作的「阿罐家族」,结合心理学家陈颂恩的理论,以「贴地」手法,为家长减压。

《一分钟,松一松》共有七集,故事围绕「阿罐家族」的生活,每集只有一分钟,风格走轻松搞笑路线。该动画的创作班底阵容强劲,包括由心理学家陈颂恩博士担任心理学顾问兼编剧、曾推出励志绘本《迷失的机器人——力克》的艺术家李浩迅(Orson Li)任创意总监及角色设计、创新教师救细君则充当义务顾问和唱主题曲,把心理学理论、家长所面对的问题等,以深入浅出方式,教家长如何面对压力。

由李浩迅创作的「阿罐家族」,共有四名成员,分别是安于现状,经常手机不离手的罐生,他的口头禅为「是但啦」和「你锺意啦」;脾气急躁,经常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家庭主妇罐太;喜欢踢足球和打机,成绩平平的罐仔;以及性格害羞,说话比较少,令妈妈非常担心如何考小学的罐女。四人加起来,就是典型香港家庭的组合。

动画的第一集名为〈家长嘅身分〉,刚于五月初在其facebook专页上载,短片由救细君以Rap(饶舌)的形式,搭配「阿罐家族」动画,道尽家长的压力,由担心子女的营养,是否吃得饱开始,到烦恼每日三餐吃甚么;继而讲到教子女做功课时的怒火、夫妻愈来愈绷紧的关系;再谈家中「四大长老」的问题,例如「阿妹点解喊?」、「阿哥嘅成绩入唔入到Band 1?」等,「贴地」的歌词,相信引起不少家长共鸣。

〈家长嘅身分〉除了Rap出家长的压力外,还有提出解决方法,包括尝试放松,不要忧虑太多,并提出要有健康的身心,就要学习管理压力,又可通过改变想法,用乐观态度去面对事情等等。

《一分钟,松一松》由利希慎基金赞助,李浩迅表示,该基金向来关注香港社会的精神健康,也有很多相关计画,在四月初疫情爆发期间,有见社会对家长的情绪支援不够,于是请他跟陈颂恩合作,制作以年轻家长为对象的动画,把心理学理论融入动画,希望可助家长减压。「起初想沿用『力克』这角色,但该角色性格已建立,未必可改动太多,于是设计新角色。」

由于汽水罐是李浩迅的创作标志,于是陈颂恩建议他用汽水罐构思,遂创作了「阿罐家族」,并为其付予意义。「汽水罐是空的,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甚么也没有,感到不开心,但希望通过陈博士的理论,让他们心灵上有满足,不要只看物质。」

曾推出多本著作,常到学校推广精神健康的陈颂恩表示,因为都市人生活忙碌,未能用太多时间看文字,加上利希慎基金之前有个《一分钟.一份情》计画,于是想到沿用「一分钟」的构思,制作《一分钟,松一松》动画集,简短之馀又易记,方便家长随时随地收看。

为了让动画更贴合家长需要,制作动画前,陈颂恩曾参考不同报告,并向救细君取经,了解家长有甚么压力。「家长其实都有共通的压力来源,包括经济、子女学业成绩、家庭关系等。例如家中『四大长老』,在育儿方针和自己不同,都可能出现很多问题。」她指有研究发现,子女就读低班和高班的新手家长,压力特别大,所以动画希望以他们为设计对象,但当中的减压方法,其实适合所有年龄层的家长甚至小朋友。

至于近月的新冠肺炎疫情,亦为家长带来压力。陈颂恩表示,疫情导致社会气氛欠佳,会影响家长情绪,而子女停课,亦可能产生困扰。「疫情初期,可能会担心抢购不到物资,又担心子女受感染;长时间停课,不少家长都感到很大压力,因多了很多亲子时间,但家长又不知如何处理,有时小朋友一些想引起家长注意的行为,又可能导致家长很困扰。」

《一分钟,松一松》共有七集,每集都有不同主题,分别是减压方法、社会支持、驾驭忧虑、愤怒管理、感恩练习、松弛运动和睡眠教育,每两至三星期会在其facebook专页更新;而每集之间,亦会以有趣插图,配合心理学理论,教家长学习如何减压。此外,李浩迅设计了一套「阿罐家族」的WhatsApp sticker,并配上正能量及鼓励字句,让大家在facebook内的连结下载。若想看「阿罐家族」动画,可扫瞄QR code睇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