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书汗牛充栋 质素参差须慎选购

2020-05-22 00:00

(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股市、楼市造就不少人发达,亦令小民民趋之若鹜,因此投资课程、讲座五花百门,沸沸扬扬,亦有很多小市民透过阅读自修投资知识及技巧,方便「掘金」。因此在所有书籍中,财经相关主题书籍经常占据畅销书榜前列。记者走访多家书店,留意到市面上财经类书籍良莠不齐,书籍内容质素参差,而作者专业程度亦大不相同。业界人士表示,本港出版门槛不高,普遍出版社未必能分辨财经类书籍好坏,读者购书时应提高警惕。

市民在疫情期间居家工作,或许阅读时间多了,对财经书籍的阅读兴趣更浓。天窗出版社业务发展经理庄裕欣指,疫情前后对比,出版社售出的书籍数量已攀升约4%至5%。四月份网店售出书籍中,有八成是财经类书籍,当中包括股票投资、理财及楼市,而占比最高的是投资股票类书籍,而电子书销量中亦有九成属财经书籍。

根据本港诚品、商务印书馆及三联书店,三至四月的书籍排行榜,上榜的财经书籍有《跟著柴鼠学FQ, 做自己的提款机》、《50优质潜力股》以及《乱市投资锦囊》等。畅销书的作者背景亦有很大差异,其中有网络爆红影片创作人,亦有证券业持牌人士。

公共专业联盟财经政策发言人甄文星指,市面上财经类书籍良莠不齐,很多财经书籍为满足忙碌的港人,三、四页纸就可组成一章,好的书籍要下苦工理解,但读者更期盼在书中找到搵快钱的方法,想知道投资哪个版块及股票会Sure Win(必胜)。另外,不少坊间书籍为求畅销及受读者喜爱,会配合读者想要想知的东西作题材,亦尽量用读者易明白的表达手法撰写,但对理论、知识反而没有严谨挑选,令财经书籍所教的投资道理未必有实用。

香港流行图书协会会长李伟荣分析,现时出版门槛不高,有部分作者出版目的不单是为赚取稿费,而是想利用平台建立形象,导致市面上财经书籍质素参差不齐。他形容出版社就像一把刀,有人可用来做出佳肴,亦有人用来作奸犯科。他坦言,财经学科博大精深,一个普通的出版社职员未必能够百分百判断好坏,出版社自身只能尽力而为地去尽职审查,而内容优劣是作者文责自负,提醒读者在选择财经书籍时要提高警觉。

至于如何分辨书籍好坏,李伟荣续指,作者是否长期写书、作者在媒体亮相时,公众对其言行是否赞誉多于批评、出版社是否有名气等,均可佐证作品的价值性。另外,书店自身亦有自己的筛选机制,在上架前会先为读者淘汰一部分质素差的书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