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点评】文凭试引入预计成绩须「贴得准」

2020-04-20 00:00

今届文凭试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铁定本周五开考,教育局与考试及评核局严阵以待,除了加强防疫措施、预留两个后备开考日期外,更要求学校下月提交数据为考生作成绩评估,更表明日后评估机制优化后,或仿效海外公开试引进预计成绩(Predicted Grade),对中学意义深远。

国际文凭(IB)等海外公开试,考试机构为考生提供预计成绩,作为报读大学时,院校有条件取录的主要依据,考生同时须在公开试取得指定成绩,始获正式取录。今年IB受疫情影响而无法进行,预计成绩的重要性相应提高,成为最终等级的主要参考。

反观本港文凭试推行至今踏入第九届,但「等级预测」仍属研究阶段,参与学校仅约三成,亦只限四个核心科目。以往预计成绩未获学界普遍重视,究其原因是大专院校的有条件取录,侧重于非学术表现的校长推荐计画,学术表现只聚焦于公开试,使得预计成绩在升学作用相当有限,充其量只是学校调整教学策略、升学辅导的参考。

然而经此一「疫」,无论是政府或学界,均意识到公开试如期举行并非必然,若考试因故取消或腰斩,预计成绩起码能为院校择优而取提供客观数据,考生亦有反映其能力的客观资历。

当然要把制度恒常化,须解决学校评估质养的差异,尤其考生表现并非年年平稳,成绩是否「贴得准」,考验学校的功力,即使考评局形容参与研究学校在预估与实际等级「相当接近」,实际是九成半高估或低估一个等级,但这样的落差,对于决定升学前路,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从正面看,全港学校都参加计画,有助建立大数据,而加强教师培训,让校内评估能见到学生真章,对提升预计成绩的准确度均有正面影响。同时,普遍大学采纳预计成绩提供优先取录,有助收生渠道更趋多元,更有效率取录尖子生。即使未达取录门槛,学生能通过预计成绩报读相应的高级文凭等课程,对生涯规划亦是好事。

同时,预计成绩制度会否异化,成为学校盲目催谷,徒增学生学习压力的问题,而制度对于学习较为慢热,在公开试展现爆发力冲刺的考生,也可能有盲点,这些问题得留待当局研究与思考,加以优化始可解决。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