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300亿抗疫基金 为何忽略医护界?

2020-03-17 00:00

近日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了政府防疫抗疫基金三百亿元拨款,其中过半数,即一百七十亿元用于援助受疫情重创或受防疫抗疫措施影响企业及市民,约一百亿元用于提升应对疫情能力,但整个讨论中,却似乎忽略了走在前线的医护界?

整个拨款讨论焦点落入了雇主与「打工仔」之争。拨款会议接近尾声时,泛民就提出了十项没有法律效力的临时动议,当中包括失业津贴、派一万元等,的确这些动议也是回应了民意特别是基层的诉求;但建制派反对处理有关动议亦有其理据,皆因根据议事规则,通过相关临时动议需大量时间辩论,三百亿基金将无法当日通过。建制派支持通过,只是为避免阻碍三百亿拨款,并不代表对政府的方案满意。

故泛民及建制实有空间联手,再争取强化抗疫基金,例如争取第二轮的额外二百亿拨款,以涵盖医护界改善待遇的诉求。防疫抗疫基金中,虽然拨款了四十七亿元予医管局,购置医护个人防护装备,及向前线抗疫医护提供特别酬金及临时住宿津贴,但这些也只是短期鼓舞医护的措施,未有提升整体薪酬待遇。

医护界同事每日面对着抗疫的沉重压力,但人手短缺多年来仍未有改善,如今情况更可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医护同事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特别是公立医院工作的逾二点五万名病人服务助理、运作助理和行政助理,他们并非如医生、护士般的专业职系,一直是压力大,却晋升前景差、人工低。疫症当下,政府若能适量加薪,把这些助理升格为专业职系,相信有助挽留人手,吸引新人入职,纾缓目前前线员工压力。

公营医疗人手长期短缺,去年就有统计显示不足两名医生要照顾千名病人,医生的工作量与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故需要更多助理及护士分担其工作。人手不足下,病人要轮候多时才获适当治疗,容易耽误治疗黄金时间,令病情恶化。公营医疗人手、诊所及医院数都应尽快增加,既应付未来疫情发展,也有助应对人口老化造成的庞大需求。

寄望政府于《财政预算案》能为防疫抗疫基金「补漏拾遗」,除了能回应民意,为打工仔提供失业及被放无薪假的补助,亦能为前线奋战的医护界提供「甜头」。

朱兆麟 黄展玮(香港政治及管治学院)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