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点评】跨境生源结构改变 小学须重新部署

2019-09-13 00:00

新学年甫展开,随着「双非」学童大幅减少,最新一份《小学概览》显示,以往纳入「统一派位选校名单」的葵青、黄大仙等市区学校,新学年均告缩班,有学校小一级更由去年的四班,大减至仅开一班。跨境生源结构改变,如何影响小学收生,值得深入探讨。

随着「双非零配额」效应延至小学,以往取录跨境生较多的学校受影响,较明显可说是跨境生专网的十所市区学校,今学年小一级全数缩班,而个别屯门、元朗区的学校也受到冲击。虽然最终开班数字,仍待下周点算学生人数始能确认,但情况难以乐观。随着深圳政府开放港籍学生入读当地公立学校的措施,加上「双非零配额」尾班车已过,跨境生源减少可说是预期,但出现如此悬崖式下跌,听闻令不少学校大失预算。

有熟悉跨境生情况的校长友好同程尚达倾开,本港小学界较忽略的是,双非生与单非生虽同是跨境生,但两者属于不同族群。他分析,双非生多来自中产家庭,多住在深圳南山区等新发展区,他们多经深圳湾口岸入境,成为屯门、元朗一带学校的跨境生源,然而时移世易,双非生不再,现时跨境生源绝大部分是单非生,他们家长往往是居住内地的港人,不少人因工作关系需要穿梭两地,多集中居住深圳罗湖一带,故安排子女入读北区学校为主。由于北区学额在「后双非」已相对充足,他们也没理由舍近取远,屯门与元朗因距离远不再成为选项,更何况是市区学校?

虽然当局把市区学校剔除专网以外,令个别学校顿感错愕,但友好坦言,在跨境生源结构转变下,即使当局继续把市区学校放入跨境生专网,学校亦恐难取录跨境生。然而,取录跨境生的北区也面对生源的版块移动,友好指出,随着莲塘口岸\香园围边境管制站即将落成启用,以往经由文锦渡及沙头角管制站入境,入读粉岭八十二网及沙头角八十三网学校的跨境生,取道新口岸的联外道路,能绕过北区市中心,便捷前往大埔区,会否因此造成生源流失,仍有不少变数。

总之,本港小学已进入「后双非」时代,跨境生的生源结构已经改变,以往取录较多跨境生的学校,均须审时度势,改变收生策略,把焦点放在发展学校特色,以及吸引新发展区的本地生源,始能立于不败之地。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