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点评】培训设指标 办团校董要求应更高

2019-07-15 00:00

教育统筹委员会属下的校本管理政策专责小组,日前发表检讨报告。除了扩大教育局「学校投诉覆检委员团」职能,处理教师投诉,另一焦点是为校监及校董订定培训「软指标」,然而这指标不仅时数低,亦未区分不同校董,小组解释是设定门槛,会影响他们参与意欲,但办团委任的校董及校监,只设「软指标」恐难提升学校管治水平。

专责小组提出为校监及校董订定培训的「软指标」,新任校监建议在首年内参加最少共六小时培训,新任校董则是最少三小时,两者无论现任或曾任,建议每年参加一项最少两小时的培训。观乎教育局委托大专院校举办,为校监及不谙学校运作的有系统培训课程达十五小时计算,可见「软指标」所要求的时数是相当低,小组解释是校董是非受薪的义务工作,强制培训会令有意成为校董的人却步,招募校董便会难上加难,同时建议办学团体之间互相观摩,甚至开放校董培训。

现时法团校董会的家长、校友及教师校董均是选举产生,要求设立培训门槛,的确影响他们的参选意欲。然而,由办团委派占六成的办团校董,任期多较选举产生的校董长,又代表办团管治学校,培训「软指标」与其他校董看齐未必合理。在屯门兴德学校,甚至更早的上水育贤学校校政风波,均由不具备办学背景的乡绅出任办团校董,就算是被揭混帐的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办团有一定规模,办团校董均是教会人士出任,只靠校团把关,恐难保证校董具备学校管治质素。

诚然,校董及校监并非受薪工作,平日有正职在身,但不应藉词称没法抽空参加培训课程。法团校董会须处理学校财政、人事等校务,并非礼仪或象徵性质,连奥运会义工都有一定的培训时数要求,校董及校监的培训时数只有「软指标」是难以理解,而不达标如何跟进及处理,小组没有仔细说明,仅重申指标试行四个学年,期间进行中期及终期检讨。

以往多次校政风波,显示只靠办团委任的校监及校董把关,并不保证提升管治水平,既然办团有心办学,校董是法团校董会的核心成员,那么由办团做起,提升校监及校董的培训门槛,带动学校管治文化的提升,相信既是应有之义,亦是应尽之责。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