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点评】覆检教师投诉 成效尚待厘清
2019-07-10 00:00(星岛日报报道)近年多所学校接连发生校政风波,令校本管理问题备受关注。教育统筹委员会属下的校本管理政策专责小组,日前发表检讨报告,较瞩目是优化处理投诉机制,扩大教育局「学校投诉覆检委员团」职能,公正处理教师投诉,虽然教育界普遍认为是改善机制的第一步,但落实上仍有不少待厘清的疑问。
按照现行机制,覆检委员会可检阅档案、要求各方澄清或会面等,所提出的覆核结果建议,包括终止个案、调解、跟进或改善措施,有需要时更可要求重新调查,而覆检结果须提交教育局常任秘书长。虽然机制俱备,但委员团能否发挥效果,教育界却意见纷纭,主因是一七年全面落实优化学校投诉机制至今,覆核申请是零个案,皆因绝大部分投诉在机制内已悉数解决,而家校关系多有互信基础,根本毋须启动覆检。
然而,近年揭发的校政风波,教师投诉却非常复杂,轻则是升迁或工作分配,重则管理层涉嫌违规,委员团没有「实战经验」引起争议。当局昨晚终公开委员名单,副主席是退休社署助理署长韩洁湘,其他委员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区教育事务主教代表助理叶介君、津贴中学议会前主席廖亚全等,有助加强外界信心。
同样,现时学校处理教师投诉的机制是校本自决,到底教师投诉如何处理、怎样启动覆检程序,各校做法是各处乡村各处例,更甚是个别学校在妥善处理教师投诉的文化尚待建立,屯门兴德学校的校政风波,正好说明投诉者在校内备受打压,覆核机制随时延误当局直接介入的时机,甚或被投诉一方以此为藉口,阻碍当局兴师问责,后果不堪设想。
学校投诉机制原意是「学校的事,学校处理」,加快处理投诉流程,但教师投诉,性质始终与一般家长、学生及公众投诉有别,故办学团体与教育局均有角色,确保处理流程符合程序公义,同时建立校内的申诉机制与文化,而当局应在投诉中找到学校管理不足,防患未然,否则问题累积至「不寻常」地步,介入恐怕为时已晚。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