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豪 – 盗墓者的恶与善|围炉谈艺

2024-06-02 00:00

由武王墩墓出土的漆木俑首,是张令人难忘的脸。
由武王墩墓出土的漆木俑首,是张令人难忘的脸。

最近安徽武王墩墓出土了上千件战国时代器物,最吸引我的是一个漆木俑首,缺了下巴的一张黝黑人脸,看似轻蔑的把嘴撇到左边,加上右耳兜风,目距寛,鼻子塌,是张令人难忘的脸。另一个漆木盘子,以橘红色和黑色搭配,式样在两千多年后仍未过时。

这些考古挖掘背后,竟是一个现代盗墓团伙的故事。2018年,河北一宗盗墓案的疑犯被捕,揪出了连串其他案件,包括武王墩墓被盗案。

盗墓者并非萝拉,不是穿紧身衣短裤两把手枪便可单独行事。他们一个团伙各有专长,彼此关系密切,讯息网络密不透风。盗墓后亦有一套完整的出货流程,在俗称「鬼市」的地方交易,买卖双方不知对方身份,一次性现金交收,不留联络方法,乾乾净净。

正因为他们隐密,三年内三次盗武王墩墓竟没被发现。盗墓是大工程,往往要挖到十几米之下,还要抽水通风,要专才也要钱财。第一次盗墓就是因为资金不足而告吹;第二次资金到位,成功盗取了不少文物,但也造成不少破坏;第三次行动时,由于墓室倒塌,再挖风险太大,便放弃了。

到国家文物局出手抢救武王墩墓时,已是盗墓者败走的几年之后,期间多少文物因塌方和渗水遭到进一步破坏不得而知,但从目前出土的器物来看,收获不算少,漆木器的品种和数量更是空前。

这些考古发现,竟然拜可恨的盗墓者所赐,恶和善,原来是一个钱币的两面。

文:谭纪豪 图:新华社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