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察队|登破冰船 战风斗雪极地科研

2024-04-09 00:00

战风斗雪 极地科研

中国考察队乘搭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北极,展开综合调查。
中国考察队乘搭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北极,展开综合调查。
中国在2019年建造世界首创双向破冰技术的雪龙2号。
中国在2019年建造世界首创双向破冰技术的雪龙2号。
中国考察队队员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样本,进行研究。
中国考察队队员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样本,进行研究。
南极长城站。
南极长城站。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在浮冰之间找到潜标。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在浮冰之间找到潜标。
雪龙2号在南极午夜巡航时,眼前冰山呈现不一样的美。
雪龙2号在南极午夜巡航时,眼前冰山呈现不一样的美。
企鹅智商等如幼童。
企鹅智商等如幼童。
考察队看见破浪前行的小须鲸。
考察队看见破浪前行的小须鲸。
慵懒自得的海豹。
慵懒自得的海豹。
雪龙号与雪龙2号同时服役,进入『双龙出海』时代。
雪龙号与雪龙2号同时服役,进入『双龙出海』时代。

登破冰船 极地考察

作者何建宗教授是国际知名红潮水质研究专家,亦是一位极地探险家,2018年创办「香港极地研究中心」,并设立香港首个极地考察站「紫荆站」,从事科研和保护极地生态。


1999年何建宗教授登上雪龙号,参加了中国首次北极科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3年9月完成了毕生第23次极地考察,包括南极海和北极圈的格陵兰、阿留申羣岛等。与此同时,他带领逾200位香港精英和学生到极地考察,并协助科考人员收集数据和撰写论文,这书珍贵相片也是由其团队提供。另一位作者是梁颂慈博士,他希望这纪念刊物成为学生的STEAM参考书,也让普罗读者闲馀时增长知识,引发推动创新科技的热情。


科研打造 绿色地球

为甚么我们要关心南北极地?原因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进步使然,「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使用化石燃料驱动工业生产,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地球大气中。」问题在哪?「科学家们已经确定过多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升温的元凶之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理应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行动。」


中国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将为绿色地球作出更大的贡献,极地科考是其中重要项目。


「中国自1984年首次踏足南极后,到2019年自主建造世界首创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短短30多年,已大幅提高了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如今雪龙号与雪龙2号同时服役,进入『双龙出海』时代,我国便可以从极地实地探索更多数据,以了解大气如何扩散污染物和洋流系统、气候系统,以至气候变化等问题。」


拯救海洋 尽一分力

中国科考团队也致力研究极地的生物多样性——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分布,这个概念是广义的,可以分为陆地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极地的陆地动物,如北极熊、北极狐、驯鹿和海鸟;海洋生物,如海豹、海狮、海象和鲸鱼。」


书中一个亮点是谈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电厂事故,令日本政府把保存在日本本土的核废水排出大海进行稀释,有关核废水的威胁,各方有不同的专业意见,不过,「中国科考团通过海洋洋流的演算,推断含有核废水的质量会在3年后飘至极地;5年后,核废水将经阿留申群岛,到达加拿大,甚至美国加州和墨西哥湾。海洋长期受到核废水污染,10至20年后,将会循环到东南亚地区。」


中国科考团正为拯救海洋尽一分力,加强监察极地的背景辐射和食物辐射……更多极地科考内容,值得大家认识和思考。
文:王文宇

图:新华社、摘自《中国极地科考新征程》

 

《中国极地科考新征程》

作者:何建宗教授、梁颂慈博士
出版:联合培进教育出版
售价︰$108

 

延伸阅读:纪实大师镜头代笔|记录中国 经典照片 时代画卷 

----------------

《星岛申诉王》已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内容,请立即浏览「区区有申诉」活动专页,https://bit.ly/41hgS9E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