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俊江逝世|柳俊江烧炭自杀离世 精神不振/自责也是警号 医生教分13种自杀先兆

2024-01-05 00:00

柳俊江逝世|柳俊江烧炭自杀离世 精神不振/自责也是警号 医生教分13种自杀先兆
柳俊江逝世|柳俊江烧炭自杀离世 精神不振/自责也是警号 医生教分13种自杀先兆

柳俊江逝世|前TVB主播柳俊江今日(5日)惊传在大埔寓所烧炭自杀身亡,终年42岁,消息令社会感到震惊。柳俊江近年醉心跑步,经常参加比赛,更成立「跑会」,社交平台的帖文大多围绕跑步话题。两日前(3日)他还上载影片,惟脸容憔悴;同一日,他亦发文表示,希望改善跑姿。根据本港衞生署及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等资料,有自杀倾向的人士事前较常出现13种徵兆,其中包括精神不振、自责。

柳俊江烧炭自杀离世 生前热爱跑步成立跑会

今日(1月5日)警方于下午3时许接报,大埔黄宜坳雍宜路有一男子在寓所内烧炭自杀,消息指,离世男子为前TVB主播柳俊江。柳俊江于2002年至2010年间任职无綫新闻部,曾任港闻、中国新闻及专题记者。另外,他也曾任驻中国内地记者,曾留在北京和广州工作。

点击看柳俊江生前跑步及生活相片:

柳俊江为TVB前主播
柳俊江为TVB前主播
柳俊江近年投入跑步行列,参加过不少比赛(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近年投入跑步行列,参加过不少比赛(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于2023年的最后一天,参加了半马赛事(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于2023年的最后一天,参加了半马赛事(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不时在社交平台发放生活照(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不时在社交平台发放生活照(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经常做运动(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经常做运动(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除了自己跑步参赛,更成立「跑友会」。(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除了自己跑步参赛,更成立「跑友会」。(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与女友Grace
柳俊江与女友Grace
柳俊江与女友Grace
柳俊江与女友Grace
柳俊江与前妻雷康怡
柳俊江与前妻雷康怡
柳俊江与前妻雷康怡
柳俊江与前妻雷康怡

 

除了成立「跑会」,在跑步方面力求进步,柳俊江近年亦开班教说话技巧。两日(3日)前,他还在facebook发文表示:「改变紧跑姿,睇相发觉未够。」另一边厢,他在IG发布影片,教大家正确的站姿。

另外,他的感情事亦引发大众关注。2020年,他与当时的太太雷康怡离婚。翌年,他被揭与跳高运动员杨文蔚的经理人Grace拍拖,惟2023年10月曾传出分手的消息。

点击图片看柳俊江最近在社交平台的动态:

离世前两日,柳俊江在IG发布影片,教大家正确的站姿。(图片:柳俊江IG)
离世前两日,柳俊江在IG发布影片,教大家正确的站姿。(图片:柳俊江IG)
柳俊江在网上教讲话技巧(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在网上教讲话技巧(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发文谈及2024年的目标(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发文谈及2024年的目标(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在2023年最后一天,仍在参加跑步比赛(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在2023年最后一天,仍在参加跑步比赛(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积极练跑,取得好成绩(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积极练跑,取得好成绩(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在facebook发布影片,教大家讲话技巧(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在facebook发布影片,教大家讲话技巧(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图片:柳俊江facebook)

 

柳俊江于2023年12月31日发文强调,自己很喜欢跑步,并表示要从痛若中求进步。「最后一个早上,以喜欢的方式,划一个完满句号。甚么是喜欢的方式? “Enjoy minor sucks” 。要令自己承受一点痛苦,然后换来满足、带来进步的东西。习惯了先苦后甜,精神慢慢会强大起来!所以我真的很喜欢跑步哦!」

翌日,2024年1月1日,他亦发文谈新一年的目标,强调要「捉紧每一个当下」:

「甚么是一定拥有过,却捉不住的?是昨天。
甚么是永远都快来到,但永远都未来的?是明天。
每一个昨天,都是过去式;每一个明天,只是未来式。
2024年的目标,好好捉紧每一个当下。没有需要后悔甚么,没有需要期盼甚么。做喜爱的事,喜爱自己做的事,做擅长的事,学会不擅长的事。」

精神不振/自责也是警号 医生教分13种先兆

    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有自杀倾向的人士可能会在自杀前数天、数星期或数月出以下徵状

    有自杀倾向人士事前会出现甚么徵兆?
    有自杀倾向人士事前会出现甚么徵兆?
    没有希望或感到绝望
    没有希望或感到绝望
    极度挫败、羞耻或内疚
    极度挫败、羞耻或内疚
    曾经写出或说出想自杀
    曾经写出或说出想自杀
    谈及「死亡」、「离开」及在不寻常情况下说「再见」
    谈及「死亡」、「离开」及在不寻常情况下说「再见」
    将至爱的物品送走
    将至爱的物品送走
    避开朋友或亲人、不想和人沟通或希望独处
    避开朋友或亲人、不想和人沟通或希望独处
    性格或仪容剧变
    性格或仪容剧变
    作出一些失去理性或怪异的行为
    作出一些失去理性或怪异的行为
    情绪反覆不定,由沮丧或低落变得异常平静开心
    情绪反覆不定,由沮丧或低落变得异常平静开心

     

     

    衞生署指出,自杀是一种复杂的行为,一般是指某人蓄意自残身体。他们未必真的想死,而是想摆脱各样问题所带来的困扰或痛苦。有自杀倾向初期或出现以下警号:

    • 表示自己一事无成、没有希望或感到绝望
    • 感到极度挫败、羞耻或内疚
    • 曾经写出或说出想自杀
    • 谈及「死亡」、「离开」及在不寻常情况下说「再见」
    • 将至爱的物品送走
    • 避开朋友或亲人、不想和人沟通或希望独处
    • 性格或仪容剧变
    • 作出一些失去理性或怪异的行为
    • 情绪反覆不定,由沮丧或低落变得异常平静开心

    另外,根据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的资料,有自杀倾向的人士,身体会出现以下徵兆:

    • 投诉身体上的毛病
    • 食欲不振或饮食过量
    • 不正常的体重改变
    • 疲倦、精神不振;精力充沛,不用休息
    • 反应及动作缓慢

    自杀前3类特徵 思想/情绪/行为 

    另外,本港社会福利署也按思想、情绪、行为3方面分类,列出自杀之前较常出现的特徵

    自杀特徵:思想及行动

    孤立自己、突然不注重个人卫生及仪容也有机会是自杀前特徵,思想及行动方面8大常见徵兆如下:

    自杀前的特徵
    自杀前的特徵
    自杀特徵:思想及行动
    自杀特徵:思想及行动
    时常想起困难,难题或难处,孤立自己
    时常想起困难,难题或难处,孤立自己
    不愿为未来计划,透露出想死的念头
    不愿为未来计划,透露出想死的念头
    谈及或撰写死亡相关情节(如日记、网志)
    谈及或撰写死亡相关情节(如日记、网志)
    不再珍爱喜欢或贵重的物品
    不再珍爱喜欢或贵重的物品
    不注重个人卫生及仪容
    不注重个人卫生及仪容
    计划或企图自杀如自我伤害
    计划或企图自杀如自我伤害
    过分整理个人物品
    过分整理个人物品
    鲁莽行为
    鲁莽行为

     

     

    自杀特徵:情绪/感觉+习惯/行为的改变

    另外,有自杀倾向的人士,事发前也较容易动怒、有过度的罪恶感。情绪及行为改变方面,12种常见徵兆如下:

     自杀前的特徵
    自杀前的特徵
    抑郁
    抑郁
    绝望
    绝望
    无助
    无助
    无价值感
    无价值感
    过度的罪恶感
    过度的罪恶感
    易怒
    易怒
    悲伤
    悲伤
    焦虑
    焦虑
    生活动力低(很多日常生活的事都不太想做)
    生活动力低(很多日常生活的事都不太想做)
    睡眠或饮食习惯出现问题或变化
    睡眠或饮食习惯出现问题或变化
    对以往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对以往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情绪突变
    情绪突变

     

    引发自杀8大因素 受压力/患病困扰增风险

    本港衞生署指,若生活中某些事件带来的压力,也会令人萌生自杀的想法,以下为较常见的例子:

    1. 情绪低落或无倾诉对象
    2. 关系破裂
    3. 破碎家庭
    4. 患病或失去健康
    5. 工作或学校的压力
    6. 失去工作、金钱、地位或自尊
    7. 纵情及滥交
    8. 酗酒及滥用药物

    如何回应有自杀倾向/情绪受困扰的人士?

    本港社会福利署教大众按照5大原则,与有自杀念头或情绪困扰人士沟通、对话:

    与有自杀念头/ 情绪受困人士对话时,需要留意甚么?
    与有自杀念头/ 情绪受困人士对话时,需要留意甚么?
    保持冷静︐平心静气地聆听对方的说话
    保持冷静︐平心静气地聆听对方的说话
    宜说:我知道你而家好辛苦、好唔开心, 不如你同我分享多啲,或者讲咗出嚟会舒服啲。
    宜说:我知道你而家好辛苦、好唔开心, 不如你同我分享多啲,或者讲咗出嚟会舒服啲。
    忌说:我以前都遇过同样嘅情况,但我都唔会谂住死罗!
    忌说:我以前都遇过同样嘅情况,但我都唔会谂住死罗!
    表示关心,鼓励对方讲出自己的感受
    表示关心,鼓励对方讲出自己的感受
    宜说:我未必能够完全明白你嘅感受,但我真系想关心你,好想帮你。
    宜说:我未必能够完全明白你嘅感受,但我真系想关心你,好想帮你。
    接纳对方的看法,不要批评或与对方争辩
    接纳对方的看法,不要批评或与对方争辩
    忌说:「自杀是错的!」
    忌说:「自杀是错的!」
    不要标签对方
    不要标签对方
    忌说:「你系咪傻架,谂啲咁嘅嘢。」
    忌说:「你系咪傻架,谂啲咁嘅嘢。」
    寻求其他人的协助
    寻求其他人的协助
    或许你会觉得对方的说话很难理解, 又或者担心自己应付不了, 你可先让对方明白你的困难, 并表示愿意陪同他/她找另一位适当的对话人选。
    或许你会觉得对方的说话很难理解, 又或者担心自己应付不了, 你可先让对方明白你的困难, 并表示愿意陪同他/她找另一位适当的对话人选。
    宜说:「我好担心你嘅状况,  不如我同你一齐搵社工帮手吖! 」
    宜说:「我好担心你嘅状况, 不如我同你一齐搵社工帮手吖! 」

     

    从社会福利署上述建议可见,平心静气地聆听、鼓励对方表达自我感受、切勿批评或争辩等均为最重要的原则。万勿否定对方的感受,即使未必能完全其感受,也可表达想关心,愿意陪伴、想帮助对方这类说话。「自杀是错的!」、「你系咪傻架」这类说话切忌说出口。署方亦提醒,若感到自己应付不来,记得寻求他人一同协助,找适当的人选与对方沟通。若察觉对方可能有即时生命危险,则要立即报警求助。

    防止自杀求助热线: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 2389 2222
    生命热线: 2382 0000
    明爱向晴轩: 18288
    社会福利署: 2343 2255
    撒玛利亚会热线(多种语言): 2896 0000
    东华三院芷若园: 18281
    医管局精神健康专线: 2466 7350
    利民会: 3512 2626
    赛马会青少年情绪健康网上支援平台「Open 噏」:http://www.openup.hk

    相关文章:

    抑郁症|丈夫有外遇 单亲妈独力养家反被儿子斥责 患抑郁症入院 附常见症状

    Coco李玟逝世|每4名港人有1人患抑郁症 2类安慰说话恐致恶化寻死 附自测方法

    30岁大胃王4病缠身逝 1种病死亡率高抑郁症4倍 便秘是警号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内容,请立即浏览「区区有申诉」活动专页,https://bit.ly/41hgS9E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