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 寻那芳华倩影 旗袍情话 笔底霓裳|慢读乐趣

2023-06-27 00:00

作者多才多艺,是画家、时尚插画师和设计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硕士毕业;既爱旗袍之美,亦擅画旗袍女子形象。书中精美画作,反映上世纪初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及展现女性的美态。

这书是文字与画相融合的作品,写旗袍,文字精炼,意象丰富,画旗袍,画出中国文化独特风情。本书收录三十馀篇文字、近一百五十幅画作及若干图片,开了我的眼界。
 

大家想回味中环OL穿旗袍的岁月, 可以看看梁朝伟、张曼玉的《花样年华》。
大家想回味中环OL穿旗袍的岁月, 可以看看梁朝伟、张曼玉的《花样年华》。
作者指穿上旗袍的女子,有顾盼生姿的古典美。
作者指穿上旗袍的女子,有顾盼生姿的古典美。
张曼玉在电影中穿的不同于民国时代的旗袍,风格和式样都有分别。
张曼玉在电影中穿的不同于民国时代的旗袍,风格和式样都有分别。
穿上旗袍的女子流露一种天然而不造作的妩媚。
穿上旗袍的女子流露一种天然而不造作的妩媚。
这书写旗袍,文字精炼,意象丰富。
这书写旗袍,文字精炼,意象丰富。
《旗袍时尚情画》的画作。
《旗袍时尚情画》的画作。
《旗袍时尚情画》的画作。
《旗袍时尚情画》的画作。
《旗袍时尚情画》的画作。
《旗袍时尚情画》的画作。
《旗袍时尚情画》的画作。
《旗袍时尚情画》的画作。
《旗袍时尚情画》
《旗袍时尚情画》

妩媚美态 东方韵味


作者笔下穿旗袍的民初女子,表现出「娇、雅、柔、韵」,有顾盼生姿的古典美,流露天然而不造作的妩媚;至于画与写时尚女性的旗袍,则尽显那份「俏、亮、脱、酷」的宜古宜今风格。有评论称作者「将诗意与日常巧妙融合,画作中萦绕着一股特别的东方韵味,带来一种令人向往的审美体验。」

压卷之作的两位旗袍女士正在懒洋洋的品茗,背景不知是何年何月,但不重要,作者描绘的是一种超越时代气质,点题是「喝得高贵」,同时也「聊得八卦」,无论你穿越到那个时代,高雅的女士们追求的就是不经意的生活感觉,说说人家的是非长短,比较一下自己当下无忧无愁的生活,世界便是完美和谐!城市人可能大多数失去了这种感觉。我们常见的现代女性都是急急忙忙的工作与工作之间偷个空隙时间,坐在连锁咖啡店喝一杯牛奶咖啡,手机就是聊八卦的对象——看!她又跟他在铜锣湾出现,两人不避嫌「放闪」……Yeah,这新闻上了今天热门八卦搜寻十大了。这个场景是可以的,但是少了好几分的高雅。
 


昔日中环 时尚穿搭
 


香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环是旗袍活动舞台,旧相片的OL一身旗袍,脚踏「斗零踭」的高跟鞋,两寸半起标的,这个穿搭配合很精妙,把伊人的S形纤瘦身材表露无遗,在高跟鞋的支撑下,也让伊人走出如波如浪的步姿,令男士无法抗拒,大家如果想回味一下,可以看看由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

曾经有专栏作家描述当年中环的情况,穿旗袍的OL在咖啡店与朋友共聚,每一个行过这一枱的男士都留下依恋的眼神。洋人也不例外,还说洋老板特别喜欢自己的女秘书穿旗袍,中环的大时大节舞会,洋妇也穿旗袍上阵呢!
 


旗袍常服 让人思念
 


题外话,很多人认为《苏丝黄的世界》的女主角关南施把香港旗袍穿出西方性感的高度,但大家可能没有留意一位美国女星锺妮花·锺丝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典名片《生死恋》扮演中国人角式,她把旗袍穿得比中国人穿的更有韵味,达到一个中西合璧的新境界。

作者有一章专门谈香港的旗袍——《穿旗袍那些事宜》,指出张曼玉在电影中穿的不同于民国时代的旗袍,风格和式样都有分别。不过,香港旗袍出色的原因是一位人物,美术和服装设计高手张叔平,他「挖掘出了旗袍这个元素的极致魅力,人人称赞他的设计,将人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和旗袍做了最佳的接连。」


时下热门话题是陈法蓉的短发Look,本书第8章很应景,题为《高级脸必备短发的潮与嘲》,作者用她的女性感触说事︰「女人的美,女人说了算——女人可不要楚楚动人,不要长发飘飘,一切为男性而造的娇媚百生样子,就算美,可是对不起,不够高级。」

陈法蓉的招牌短发在电视剧中饰演「沙律妈」起到了神奇作用,大家都把焦点放在这位有头脑有美貌又有情有义的角色之上。「高级的定义和起步条件,就是独立。不以依附男人而活的女性独立,恰好与这一头利落的短发不谋而合。」你同意吗?


走到中环再难看见有人穿旗袍,去到尖东也没有舞国之城,香港一切如《似水流年》︰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留下只有思念!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