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大家都爱逛博物馆?专访香港故宫吴志华馆长:因现代博物馆变得更「活」!

2023-05-28 00:00

为何现在大家都爱逛博物馆?专访香港故宫吴志华馆长:因现代博物馆变得更「活」!
为何现在大家都爱逛博物馆?专访香港故宫吴志华馆长:因现代博物馆变得更「活」!

近年多间香港博物馆如M+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纷纷成为香港自游行必去景点及网红打卡热点,为何现在大家都爱逛博物馆?

为何现在大家都爱逛博物馆?(朱永伦摄)
为何现在大家都爱逛博物馆?(朱永伦摄)

原来博物馆业已在默默转型革新,早前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 ICOM)公布国际博物馆日2023(International Museum Day)最新年度主题为「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道出当今博物馆早已由展出展品,转投多重意义的发展方向,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所言,现代博物馆将变得更「活」!

重温国际博物日10年主题

国际博物日2023以「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为年度主题。(图:ICOM官网)
国际博物日2023以「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为年度主题。(图:ICOM官网)
为何现在大家都爱逛博物馆?(朱永伦摄)
为何现在大家都爱逛博物馆?(朱永伦摄)
国际博物馆日1977年5月18日开始每年举办
国际博物馆日1977年5月18日开始每年举办
国际博物馆日希望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和文化事业
国际博物馆日希望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和文化事业
国际博物馆日|2023年主题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
国际博物馆日|2023年主题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
国际博物馆日|2022年主题 博物馆的力量 (The Power of Museums)
国际博物馆日|2022年主题 博物馆的力量 (The Power of Museums)
国际博物馆日|2021年主题 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
国际博物馆日|2021年主题 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
国际博物馆日|2020年主题 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国际博物馆日|2020年主题 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国际博物馆日|2019年主题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
国际博物馆日|2019年主题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
国际博物馆日|2018年主题 超连结的博物馆: 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
国际博物馆日|2018年主题 超连结的博物馆: 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
国际博物馆日|2017年主题 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
国际博物馆日|2017年主题 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
国际博物馆日|2016年主题 博物馆与文化景观(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国际博物馆日|2016年主题 博物馆与文化景观(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国际博物馆日|2015年主题 博物馆为可持续社会(Museum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
国际博物馆日|2015年主题 博物馆为可持续社会(Museum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
国际博物馆日|2014年主题 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Museum collections make connections)
国际博物馆日|2014年主题 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Museum collections make connections)
国际博物馆日由1992年起每年订立主题
国际博物馆日由1992年起每年订立主题

香港第1间博物馆

六十年代的香港大会堂(图:lcsd.gov.hk)
六十年代的香港大会堂(图:lcsd.gov.hk)

香港博物馆及美术馆的历史不长,第一间博物馆可追溯到1870年代,虽逾百年历史,惟当时主要乃收藏书籍图册及动植物标本,功能较像图书馆。直至1962年,香港大会堂落成并开设大会堂美术博物馆,方诞生本港首间公营博物馆,及后该馆经历改名、分拆、迁址及翻新,而香港博物馆业亦于此时开枝散叶。对70、80及90后这三代人而言,常惯性将博物馆物化,视为收藏历史文物及珍贵藏品的载体,馆藏及展览才是主角。反观近年,香港博物馆及美术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倍聚焦于场馆定位、功能及建筑等,锐意发展成著重可持续、关爱社会及建构美好人文生活的主动角色,以赶上国际博物美术馆的水平及新趋势。

1962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开幕,经历改名、分拆、迁址及翻新,现为香港艺术馆(图:hk.art.museum)
1962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开幕,经历改名、分拆、迁址及翻新,现为香港艺术馆(图:hk.art.museum)
1971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儿童美术展览1971(图:hk.art.museum)
1971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儿童美术展览1971(图:hk.art.museum)
1970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七零年香港青年艺术家展览(图:hk.art.museum)
1970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七零年香港青年艺术家展览(图:hk.art.museum)
1972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蜕变中的香港 」摄影展览(图:hk.art.museum)
1972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蜕变中的香港 」摄影展览(图:hk.art.museum)
1964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吕寿琨近作展(图:hk.art.museum)
1964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吕寿琨近作展(图:hk.art.museum)
1969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当代香港艺术1969-70(图:hk.art.museum)
1969年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当代香港艺术1969-70(图:hk.art.museum)

香港故宫吴志华馆长解构:为何大家都爱逛博物馆?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下称:香港故宫)馆长吴志华博士,30多来与香港博物馆业共成长,作为资深博物馆专家,他直言经营现代博物馆必须变革及与时并进。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图:HKPM)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图:HKPM)
吴博士谓罗浮宫的配套,便利任何人也能入场参观,香港博物馆业仍有好大改进空间。 (图:iStock)
吴博士谓罗浮宫的配套,便利任何人也能入场参观,香港博物馆业仍有好大改进空间。 (图:iStock)
吴博士分享罗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在通达共融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参考。 (图:大英博物馆官网)
吴博士分享罗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在通达共融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参考。 (图:大英博物馆官网)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以上博物馆的新定义。(图:ICOM官网)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以上博物馆的新定义。(图:ICOM官网)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博物馆新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博物馆新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博物馆新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博物馆新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博物馆新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博物馆新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博物馆新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博物馆新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布拉格大会通过博物馆新定义,更加著重永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包括多样性和永续性(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通达性与包容性(accessible and inclusive)等,均展现出面向社会的积极性,以及让馆内资源发挥更大作用,令博物馆更活。现代博物馆功能愈趋多元化,不再如昔日百科全书式的机构,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外,也要善用这些宝贵资源去影响和教育下一代,懂得尊重及保持文化价值,并将历史文化延续传承。外国如罗浮宫大英博物馆等,虽已超过200年历史,现在都以ESG(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及SDG作为关键绩效指标,通达共融方面亦做得好好,便利任何人也能入场参观,相比下香港博物馆业只开展数十年,仍有好大空间去改进。」

现代博物馆应用地方营造(place-making)

香港故宫向海一面采用玻璃幕墙,可眺望维港海景和打卡。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向海一面采用玻璃幕墙,可眺望维港海景和打卡。 (图片来源:HKPM)

建筑方面,现代博物馆增设许多公共空间和无障碍设施,并应用地方营造(place-making)手法规划,促进博物馆与人文交流,从而建构美好福祉,共享价值。吴博士告知:「地方营造以往多用于户外空间,现代博物馆建筑开始融入这种设计考量,如香港故宫二楼向海一面特设可休憩的长楼梯,馆内设多处附椅子的艺文空间,为参观者提供坐下来休息思考的空间,也可眺望维港海景和打卡,认识及分享这个地方,使该空间更多元化并持续吸引人流。

香港故宫应用地方营造(place-making)手法规划,促进博物馆、社区与人文互动。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应用地方营造(place-making)手法规划,促进博物馆、社区与人文互动。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向海一面采用玻璃幕墙,可眺望维港海景和打卡。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向海一面采用玻璃幕墙,可眺望维港海景和打卡。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向海一面采用玻璃幕墙,可眺望维港海景和打卡。  (Gary Tsai摄)
香港故宫向海一面采用玻璃幕墙,可眺望维港海景和打卡。 (Gary Tsai摄)
香港故宫馆内放有许多椅子。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馆内放有许多椅子。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二楼特设可休憩的长楼梯,为参观者提供坐下来休息思考的空间。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二楼特设可休憩的长楼梯,为参观者提供坐下来休息思考的空间。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应用地方营造(place-making)手法规划,促进博物馆、社区与人文互动。 (图片来源:HKPM)
香港故宫应用地方营造(place-making)手法规划,促进博物馆、社区与人文互动。 (图片来源:HKPM)

「开馆至今,参观者平均留馆时间约3小时,当中不乏年青人,我们发现现在观众很喜欢看展品说明,故我们也紧贴需求,多花心机制作说明展示。此外,因博物馆为定点建筑,要做到通达共融尤其困难,如突破地理限制,让残障人士、低收入家庭及世界各地观众来访,设无障碍设施外,亦会与不同文创单位及机构合作,策划各类活动如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香港故宫学生文化大使等,吸引不同人亲身来香港故宫交流看展,让博物馆与社会紧密互动。」

 

吴志华馆长看香港博物馆业优势与困难

吴博士告知:「香港故宫及M+等现代博物馆开幕后,去年参观人次多达300至400万」(梁誉东摄)
吴博士告知:「香港故宫及M+等现代博物馆开幕后,去年参观人次多达300至400万」(梁誉东摄)
香港属开放型城市,易接受新事物,观众群阔,加上高铁开通及旅游全面放宽,吴博士坦言对香港博物馆观众人流并不担心(朱永伦摄)
香港属开放型城市,易接受新事物,观众群阔,加上高铁开通及旅游全面放宽,吴博士坦言对香港博物馆观众人流并不担心(朱永伦摄)
展望未来吴博士指:「追上国际同时,发展要循序渐进并保持高质素,管理上亦需要秉持开放的现代化思维,协调多方面的平衡,但切忌盲目跟风。」(图: iStock)
展望未来吴博士指:「追上国际同时,发展要循序渐进并保持高质素,管理上亦需要秉持开放的现代化思维,协调多方面的平衡,但切忌盲目跟风。」(图: iStock)
展望未来吴博士指:「最首要仍是文物保护及传承,这点绝不可以妥协。」(卢江球摄)
展望未来吴博士指:「最首要仍是文物保护及传承,这点绝不可以妥协。」(卢江球摄)
现代博物馆增设许多公共空间和无障碍设施(图:iStock)
现代博物馆增设许多公共空间和无障碍设施(图:iStock)
现代博物馆增设许多公共空间和无障碍设施(图:iStock)
现代博物馆增设许多公共空间和无障碍设施(图:iStock)

香港文化艺术在亚洲举足轻重,皆因香港属开放型城市,易接受新事物,观众群阔,加上高铁开通及旅游全面放宽,吴博士坦言对香港博物馆观众人流并不担心,「香港故宫M+等现代博物馆开幕后,去年参观人次多达300至400万,比以往参观康文署传统博物馆的总人次多,然而这并非零和游戏,我们要做的是大家一起带动香港各个博物馆的人流。」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博物馆数目将由15间增加至19间,惟对比外国,即使增加数量,香港的文化艺术设施比例仍然不足,展望未来吴博士指:「追上国际同时,发展要循序渐进并保持高质素,管理上亦需要秉持开放的现代化思维,协调多方面的平衡,但切忌盲目跟风,当中最首要仍是文物保护及传承,这点绝不可以妥协。」

 

 

文:Kimchi
图:星岛图片库、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馆网页 (hk.art.museum)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网页 (lcsd.gov.hk)、britishmuseum.org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iStock、罗浮宫 (louvre.fr)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