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肉类|日吃1条半肠仔患大肠癌率高18% 常吃4种肉高钠易中风
2023-02-04 00:00
肠仔、火腿、腊肠深受港人欢迎,是打边炉、烧烤、吃煲仔饭必吃的食材。港人常吃的7种肉类中,有4种加工肉类较高钠。衞生署指,高钠饮食可致3大健康问题,包括中风。大肠癌则为本港第2号致命癌症,世衞指,每天吃1条半肠仔患大肠癌风险高18%,其中有2大肉类被列为致癌物。
比拼7种肉类钠含量 食5块餐肉即超标
港人常吃的火腿、香肠、午餐肉、烟肉、瘦猪扒、鱼柳及去皮鸡胸肉这7种肉类钠含量有多高?
加工肉类钠含量:
非加工肉类钠含量:
从上述资料可见,7种肉类中,午餐肉钠含量最高,吃5块已超出一日所需要的钠摄取量。
2类肉为致癌物 日食1.5条肠仔增风险
世衞辖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于2015年已公布加工肉致癌研究结果,把加工肉类归类为「令人类致癌」(第1组); 红肉则「可能令人类致癌」(第2A组)。
IARC指,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类,患大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吃得愈多,风险愈大。50克加工肉类的份量,大约相当于1.5条香肠或2片烟肉或2片火腿或3块午餐肉。
为何加工肉类较高钠?
衞生署解释指,在加工肉类制作过程中或会加入盐及亚硝酸盐, 大大增加钠含量。 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可抑制肉毒杆菌等细菌生长。硝酸盐在食物中细菌的还原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以发挥防腐功能。
IARC曾评估,摄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致癌性,认为从食物中摄入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如产生内生性硝化作用,即转化为亚硝基化合物(如亚硝胺),可令实验动物患癌,但表示只有有限或不充分的证据证明食物内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可令人类和动物患癌。
推介低脂肉类
衞生署提醒大众,为自己健康著想,饮食时应以「三低一高」为原则,即低油(脂肪)、低盐(钠)、低糖和高纤。肉类方面,建议尽量选择以下天然低脂肉类。
天然低脂肉类:
低钠饮食
食安中心建议大家选择较低钠食物:
- 改变饮食习惯,减少在食物添加盐或含钠的调味料:用天然材料(例如蒜、姜、柠檬/青柠汁、芫茜等)替代高盐分的调味料及酱汁(例如虾酱、豆豉、鸡粉、𧐢油等)。此举可让味蕾适应少盐的食物。
- 减少食用加工食物:例如减少食用经腌制的鱼类/肉类/蔬菜类食品、火腿和香肠、咸味零食及即食面等。
延伸阅读:5类食物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成因
据本港衞生署资料,大肠癌是在结肠或直肠内的细胞异常生长所形成的癌病,而癌细胞会持续生长,并逐渐扩散和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
大肠癌常见症状
衞生署指大肠癌在病发初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病徵往往与其他肠道疾病相似。常见的大肠癌徵状如下:
大肠癌预防方法
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相辅相承,衞生署表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减低患上大肠癌的机会。预防方法如下: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