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 不一样风景綫 千桥纵横漫步天空之城|慢读乐趣

2022-12-13 00:00

本书两位作者分别是建筑师及城市设计师,2018年以「玩转──行『天空之城』」为题策划展览及公众活动,书中记录香港各式天桥,交织如一个天空之城。

路政署资料显示,本港目前有超过一千条行人天桥及行人隧道,行车天桥及桥梁亦已过千,数量冠绝全球,成为香港的独特城市风景。
缓缓筑起天桥城市

香港是天桥城市。这是本书主题,从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视野,作者以宏观角度阐述香港城市空间现况,以及叙述香港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天桥城市。这个过程很有趣,我是香港的天桥建设见证者,先讲我的故事,这是平民角度,不如两位作者的专业,能够分析各个社区观察天桥网的规划和设计的优劣、行人使用习惯、与社区的关系等。

很多很多年前,从家庭的一本相簿说起。我是手抱的婴儿,妈妈与爸爸开心的与我合影,背后是旺角到公主道的一段路,基本是没有太严重的交通阻塞,简直是一条可通罗马的大道。相中除了中华电力公司大楼之外,也可以看到九龙医院。当我懂事之后,站在同一位置看过去,那些年的旺角望过去,便是要兴建的公主道天桥,从此宁静的道路便大兴土木工程。除此之外,窝打老道、何文田那边都有汽车天桥干綫的工程,成个区真是混乱不堪。
连接一个个大商场

当然,时至今天,路不通或者路有改道的景象,都不复再见,反而又有新的变化,原来旺角变成行人天桥区域。翻开本书,今天的旺角有更完善、四通八达的行人天桥网。「闹市如旺角,交通挤塞总常在繁忙时段发生,将行人移离地面,便能给予汽车有更多通行时间,同时保障行人安全。」作者有点抱怨的说︰「然而这种被当局视为灵丹妙药的『超级天桥』模式,却面对着与旧区格格不入的问题。」香港有汽车天桥,同时令到更多的行人天桥一座又一座的出现。即时联想起当我是手抱婴儿时的旺角,公主道、太子道天桥建成之后,每天便有太多车的往来,旺角的交通解决方案是建足够多的行人天桥,如是者,不同的天桥将曾经是城市美丽的风景綫破坏得面目全非。你可以称这现象是城市的进步,香港是活力之都嘛,不是吗?

作者之一吴永顺在序中提及︰「小时候,我在铜锣湾居住,每逢周日都会从家中步行到离家不远的圣保禄学校的教堂,途中必会经过一条行人天桥。」何以作者的记忆那么深刻?因为从高处望下去的感觉很新奇,尤其是对于小孩子而言。作者经过横跨礼顿道的天桥是建于1963年,原来更加是香港首条行人过路天桥。六十年前,行人天桥是方便行人,发展到今天,行人天桥具有不可取代的商业经济效益。「例如在将军澳,一个个大平台内里是商场,一个个商场由天桥接驳,路面全是行车的,街上没有行人,被称为『无街之城』。」这个设计使商场与商场之间,连接成为一个庞大的商场,除了将军澳之外,屯门的行人天桥网也是著名的,屯门市中心便是好例子,如此布局设计,其他城市并不多见,不过十几二十年前的泰国曼谷闹市开始天桥城市的开发,配合捷运系统,也是十分经典。
给予方便 带旺商业消费

不仅是新界的新市镇如是,「中环和金钟一带的行人系统,把不同的商业楼宇连接起来,让行人可以自由地在路面或桥上走动。连接中环和半山的行人天梯,是香港最长的行人天桥,全长达八百米。」作者简单总结︰「这条以人为本的运输带,不单让行人方便地在城中穿梭,且所到之处,更如魔术棒般把该区带旺。市民的家庭工作、玩乐、休闲、商业、文化等生活空间,就被这舞动的街道串连起来。」

我对于行人天桥的见解是,它给予城市人的方便,也带旺了商业消费,但是我因此更珍惜大自然和纯朴的乡间环境。周末周日去只见山水的地方,不是更好吗?儿时行过屯门的一条村庄,那里有一条桥,下面是一群鸭子在游泳,这是不能再在新界看得到的景象了。今天的屯门是商场为中心,你可以回忆,但不可以重温,就算是返回大湾区,邻近我们的城市都已经高楼大厦和商业,也有不少行人天桥。天桥与你为伴,无论喜欢与否,都只能接受。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