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文化传承|回忆化蝶 蒐集城市回忆 记录消逝中的香港文化

2022-12-01 00:00

Dave分享的字句及招牌,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遇见,但很少人会特别留意。
Dave分享的字句及招牌,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遇见,但很少人会特别留意。

近年掀起结业潮,老店来不及告急已进入倒数阶段,不舍的市民涌至排队、打卡,作最后光顾……这种告别老店仪式好像愈来愈频繁,岁月痕迹的一角有增无减,街道名字不变,那道风景已一去不返。幸而城中还有不少有心人,以镜头凝住城市记忆,或搜集字体治愈大家不舍的心情,在记录过程中,却发现原来可另辟途径,将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传承下去。

文:Gilberto

图:受访者提供

看见茶餐厅充斥错别字的手写菜单展示牌,一般人或会一笑置之,「都市字治学」主理人Dave Choi却认真对待这些「错处」,以文字及相片记录下来,甚至将熟悉的老招牌化成蝴蝶图案,以标本形态展示及保存。这位自嘲患有社交障碍症的八十后广告人,于2021年开设了以分享文字为主题的IG专页, 有时捉有趣「字虱」,有时发掘被埋没的小贩画家,连旧招牌由右至左的读法都仔细分析,无心插柳下,不足两年已有七千多位追踪者,港式字体魅力不可少觑。

Dave分享的字句及招牌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遇见,但很少人会特别留意。
Dave分享的字句及招牌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遇见,但很少人会特别留意。
Dave以捕碟比喻出外记录字体的活动。
Dave以捕碟比喻出外记录字体的活动。
茶餐厅手写餐牌「甲退汤反」(鸭腿汤饭),错字百出,但大家都明白,是一种自娱的共鸣。
茶餐厅手写餐牌「甲退汤反」(鸭腿汤饭),错字百出,但大家都明白,是一种自娱的共鸣。
Dave花了一年多时间将字体拼凑成海报,当完成后,发现三分一的(店铺)招牌已消失了。
Dave花了一年多时间将字体拼凑成海报,当完成后,发现三分一的(店铺)招牌已消失了。
将熟悉的老招牌化成蝴蝶图案,以标本形态展示及保存。
将熟悉的老招牌化成蝴蝶图案,以标本形态展示及保存。

 

回忆化作蝶

Dave从事广告美术设计工作,笑言本身讨厌写字,但总按奈不住为IG上的每张相片写几句描述:「旧物好比亲人,平时没事都要关心,难道临过身才问候?」Dave分享的字句及招牌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遇见,但很少人留意,更遑论参详:「欲免向隅、最平最正之类促销字句,现在很少用,却反映了一个年代的香港文化。」他举例,茶餐厅手写餐牌「甲退汤反」(鸭腿汤饭):「明明错字百出,但大家都明白,一笑置之!」这种带点自娱的共鸣,亦是Dave坚持记录的动力。

Dave自喻为「捕捉蝴蝶的人」,每次出动搜集字体都有不同品种的「蝴蝶」出现:「永远不知会碰到甚么,似做蝴蝶标本搜集。早前花了一年多时间将这些字体拼凑成海报,当完成后,发现三分一的(店铺)招牌已消失了。」Dave最近将搜集回来的字体制作成展品,如将已搬迁的油麻地玉器市场代笔写信档「报税」字样,以3D打印呈现,又将大安茶冰厅的招牌字化作蝴蝶的翅膀,栖息于冰厅昔日的瓦砾上,这些展品现正于中环街市举办的《常行》展览中展出。对于自己不知不觉担当起香港文化传承人的角色,Dave认为每人都可出一分力:「不用好文采或拥有靓相机,影张相,写段字, 肯做就得。认识有位专门记录香港旧火柴盒的网友,由此见证时代变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Dave期望更多人一起参与,将香港快将消失的行业以不同方式传承下去。

近年老店陆续结业,像林晓敏曾访问的炳记铜器,由八十多岁的陆氏兄弟经营,预计将于年底结业。
近年老店陆续结业,像林晓敏曾访问的炳记铜器,由八十多岁的陆氏兄弟经营,预计将于年底结业。
利用相机记录老店,是林晓敏认定一生将专注要做的事。
利用相机记录老店,是林晓敏认定一生将专注要做的事。
疫情期间不少人坐困愁城,林晓敏却感恩终可当一位「游客」,以猎奇眼光欣赏香港,反有更多新发现。
疫情期间不少人坐困愁城,林晓敏却感恩终可当一位「游客」,以猎奇眼光欣赏香港,反有更多新发现。
不少老牌茶餐厅都捱不过疫情,相继结业。
不少老牌茶餐厅都捱不过疫情,相继结业。
制作极具心思的《香港遗美——香港老店记录》。
制作极具心思的《香港遗美——香港老店记录》。
镜头下的香港老店充满温度,唤起更多人关注快将消逝的传统行业。
镜头下的香港老店充满温度,唤起更多人关注快将消逝的传统行业。
部分如长衫及旗袍制作行业有复兴的趋势,可惜有需求而无供应。
部分如长衫及旗袍制作行业有复兴的趋势,可惜有需求而无供应。
雀笼维修也属息微行业,林晓敏差点入行当上女师傅。
雀笼维修也属息微行业,林晓敏差点入行当上女师傅。
「老店消失了就消失了,香港变化好快,想快点用镜头记录一个消逝中的香港。」
「老店消失了就消失了,香港变化好快,想快点用镜头记录一个消逝中的香港。」

 

留住留不住
另一边厢,「香港遗美」脸书专页的主理人林晓敏,镜头前像文青模特,她镜头下的香港老店,无论工匠或工艺品都充满温度,每次与网友分享亦换来不少回响,令人重新发现本地工艺之美。对于经营专页的原因,「以照片拾遗,留住留不住。」其实是急切的拯救行动:「老店消失了就消失了,香港变化好快,想快点用镜头记录一个消逝中的香港。」林晓敏本身从事博物馆文化推广工作,明了成为「死物」展览之前,要把握机会珍惜尚存的老店。

疫情期间不少人坐困愁城,林晓敏却感恩终可当一位「游客」,坐山顶缆车、食九记牛腩、在珍宝海鲜舫沉没前到访,以猎奇眼光欣赏香港,反有更多新发现。她还亲访了二十五家老店及老匠人,结集成《香港遗美——香港老店记录》一书,让更多人了解老店的人和事,如已预告年底结业的炳记铜器:「二千多元一个铜壶,贵但也值得,八十几岁老匠花一日时间人手打造,有血有汗,机器制造的难以比拟,我们去日本也不过是购买类似的老店工艺。」

不少本地行业因后继无人而式微,林晓敏曾考虑过身体力行传承,如接手经营上环一家茶餐厅:「倾谈后才发现不简单,每朝四点起牀准备开店已很要命,更加明白传统行业创业难,守业更难!」她也曾被硕果仅存的雀笼维修师傅「睇中」,差点成为行内第一位女师傅:「当兴趣无问题,作为谋生技能对我而言较难,好尊敬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部分行业因营商环境转变而被淘汰,部分如长衫及旗袍制作,却有复兴的趋势,可惜有需求而无供应:「上一辈创造了不少黄金时代,希望年轻一辈可接手,创造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在记录过程中,林晓敏还发现老店有连结社区的能力,店中更藏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奶茶及菠萝包:「日常食物如无人记录,很容易便失传。」利用相机记录老店,同时打开知识之门,了解到事物背后的历史及美学,是林晓敏认定一生将专注要做的事。

与Dave一样,林晓敏也是《常行》展览的参展人之一,此展览通过不同设计师或艺术家共五十个设计项目,以可持续概念,延伸至心灵及文化传承层面。
 

《常行》
日期:即日至12月12日(中环街市一楼活动场地)

 12月15日至2023年1月29日(中环PMQ元创方 HG10-HG12 & HG19)
时间:11:00am至8:00pm
网站:http://www.designspectrum.hk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