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素人专访|做好本分再谈传承 粤剧新生代艺途持久战

2022-01-24 00:00

梁心怡(左)与苏钰桥(右)自小便对粤剧产生浓厚兴趣。
梁心怡(左)与苏钰桥(右)自小便对粤剧产生浓厚兴趣。

坐在面前的梁心怡和苏钰桥,两位从孩童时候就锺爱粤剧的年轻人,经历十多年学习磨练,成为潜质可期的粤剧新生代。为了全情投入,一个暂停律师工作;一个子承父业,涉猎不同演艺岗位,两人精进艺术修为,做好本分,尽力打一场「持久战」,为推广粤剧艺术薪火相传而努力。

梁心怡小时候常跟妈妈看大戏,因为戏服漂亮、歌曲好听而爱上粤剧。2003年暑假,她八岁,在众多暑期活动中,选取了粤剧兴趣班;十岁那年加入儿童粤剧团。累、辛苦,但她享受训练的乐趣,没想到长大后更跻身粤剧行列。

砥砺增值 将勤补拙

醉心粤剧的心怡,书念得很好,除于香港大学法律系毕业,2005年更入读八和粤剧学院,为了实践梦想,两年前不惜暂停高薪厚职的律师工作,报读演艺学院粤剧表演科高级文凭,凭着优秀表现,去年更获选为首届「十大杰出大专学生」。心怡有感戏曲训练,始终受制于年龄,明白愈早进修愈好,所以暂停律师工作,争取时间,心无旁骛地全情学习。

有说一心不能二用,但心怡却做到了。她回看律师实习那两年,再忙,也积极参与戏班演出,宁愿辛苦一点,也不欲错失任何机会。那段兼顾学业与演出的日子,即使蜡烛两头烧,在体力和时间安排上,却给了她很好的磨练,她毫无怨言,只因源自一份对粤剧的锺爱。

比心怡晚两届入读八和粤剧学院的苏钰桥,因父亲苏永池也是梨园中人,所以三兄弟自幼便随父亲学习基本功,六、七岁开始,每逢暑假更会被安排到内地的粤剧团、京剧团及杂耍团接受培训。中学毕业后,钰桥不欲升学,因自小接受训练,早已有了从事粤剧工作的想法。中学毕业那年,他十七岁,虽已超龄,但在前辈吕洪广推荐下入读八和粤剧学院。由于自小练功,功底无疑较其他同学占优,但学习上还是面对不少困难,尤其是唱方面,曾一度令他感到迷惘和气馁,入读第二年更萌生退学念头,后因不想辜负前辈的苦心栽培和同学的提点支持,才让他重拾动力继续下去。

专工旦角的心怡和专工生角的钰桥,先后在八和粤剧学院这个摇篮里孕育成长,也曾参与油麻地戏院场地夥伴计画的「粤剧新秀演出系列」。两人从学习里成长,深明练功及个人艺术修为的重要性,所以一路上不断砥砺增值,将勤补拙,珍惜每个演出机会,哪怕没有对白的角色,都要做好本分;平时又会多观摩前辈演出、谦虚讨教,至于同辈间又会互相切磋,分享交流。由梅香、跑龙套,到跻身六柱(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及武生),正好印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岂是一蹴而就的活儿。

观众支持同样重要

展望未来发展,心怡修读的演艺学院课程即将于今年完成,她希望律师与演出能双綫发展。很有自己想法的心怡,自言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兼备的人,认为身处香港这个多元化城市,每个人在拥有一份工作之馀,最好也能从一门艺术里得到熏陶和滋养,以平衡心灵,获取满足,这都有助每个人上班时保持愉悦的心境和状态。在艺途发展方面,心怡认为粤剧艺术就如一场「持久战」,「战」,意指在体能、技能及学问等多方面作持久追求的自我挑战,才能走更长远的路。

身为师弟的钰桥,对未来发展抱持的寄望,就是要再努力装备好自己,以师姐为目标,保持自信,尝试不同工作岗位。个子小,但活力充沛的钰桥,动作灵巧生动,专工生角的他,除担演文武生,也曾在《狮吼记》里演出丑生,甚至做过幕后司仪。年轻人就是爱尝试,触觉敏锐的他,对新事新物都充满好奇,冀能从不同艺术表演吸收别人长处,兼收并蓄用在自己身上,好像他从喜欢跳舞的朋友舞步中,发现与粤剧相似的动作,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点滴,在潜移默化下给他带来了不同的想法。每次演出,角色是否吃重,他都学会认真对待,事缘一次演出,只有一句对白的他,因没有说好而被老倌指正,原来在前辈眼中,没有一个角色是不重要的,前辈的训示有如醍醐灌顶让他茅塞顿开,至今铭记于心。

作为粤剧新生代,年轻的心怡和钰桥都有一个追求艺术的真心,对他俩而言,做戏所得的满足感实非金钱可以衡量,他俩对粤剧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为许多戏班埋班时不时出现「抢人」情况,可见当下的粤剧发展一片荣景。

两人年资尚浅,但深明薪火相传的重要性,因为不少前辈、戏迷看着他们成长,所以他俩要先尽力做好本分,打下稳固根基,才敢谈传承问题。现为香港八和会馆理事(公关组副主任)的心怡认为,观众的传承同样重要,要从小在小朋友心里撒下种子,让他们对粤剧产生兴趣和认同,长大后愿意入场支持,这也是令粤剧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重要一环。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