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博物馆|开幕有感 总体评价正面

2021-11-25 00:00

M+博物馆终于开幕。
M+博物馆终于开幕。

过去两个礼拜,不少谈及M+博物馆开幕的社交媒体贴文,大概都有「终于等到」之类的感叹,虽然一如所料有赞有弹,总体评价还是正面,过去三年香港有太多不好的消息,M+的出现总是让人兴奋。开幕至今人流不断,市民争相打卡,相信西九管理局和政府上下应可松一口气,接下来就要看如何长远实现馆长华安雅所说的愿景:「建立一个学习社群,通过视觉文化鼓励同理心、尊重、多元视角和创造力,让所有观众都能从中受益。M+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以及新颖的学习体验,致力于创造一种将人、物和空间联系起来的活跃文化。」

开幕展览在博物馆三十三个展厅及其他展览空间,呈献约一千五百多件馆藏作品,分六个专题展览,包括本地艺术《香港:此地彼方》、中国当代艺术《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国际设计与建筑《物件.空间.互动》、从亚洲视角探讨战后国际视觉艺术的《个体.源流.表现》、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和广东三百多位村民共同创作的《安东尼.葛姆雷:亚洲土地》,以及探索全球概念艺术的《博物馆之梦》。另外博物馆的不同空间展示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大堂附近柱子上、台湾著名书法家董阳孜的全新委约作品。

开幕当天走马看花绕了一圈,感觉是无论在策展理念或现场展示都非常的四平八稳,却少了令人惊艳的元素,就如不少策展人和艺术家指出,除了葛姆雷的展览,其他几个「晒冷」味道甚浓,彷佛当局尽量把具代表性的藏品都拿出一些,顺时序、全面回顾,不偏不倚,这个做法当然有它的好处,脉络清晰,较容易理解,不会招来太多非议,同时却流于泛泛。另一个问题是既然是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就免不了有熟口熟面的感觉。

综观现场人流和事后社交媒体报道,全场「打卡热点」之冠应是葛姆雷的展览,数以十万计的泥塑雕像加上展厅外广东村民的照片,相当震撼,不过也许是艺术家的特别要求,大家只能在一个窄窄的门口往里面看,而且为免影响作品整体性,门口没有任何围栏之类装置,于是大家在观看和打卡之际,工作人员会不断提醒观众不要靠太近,感觉不是太好。记得几年前在伦敦看过另一位艺术家一个类似的展览,展厅的四周腾出了一条窄通道,观众可以沿着走一圈,更能深刻感受作品。

其次是M+希克藏品展里内地艺术家王兴伟的画作《新北京》,这幅以三轮车载着两只受伤的企鹅作品的蓝本,是香港摄影师刘香成在六四事件后拍摄的作品,三轮车上原本是两名受伤学生,原作是六四事件其中一件「标志性」的作品,王兴伟把学生改为他创作中反覆出现的企鹅,成了大家争相打卡对象。同样充满争议性的内地艺术家艾未未也有作品展出,不过就不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的「中指」作品。这两件展品是否能视作M+以至整个西九在「六四」等政治敏感话题的突破口、意味日后当局会在这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展出更多类似作品,例如《新北京》创作蓝本的摄影作品?真的要拭目以待了。

在M+参观之际,突然想起多年前参与了几次西九和M+的「专业界别谘询会」,一次是以建筑为主,一次是收藏策略,具体情况已经记不起来了,但讨论收藏方向时,现场各方人士的发言倒是记忆犹新。当时参与的有不少是代表不同类别的艺术团体,包括一些民间自发的学会,对自己范畴的艺术品固然是力挺,希望当局能够支持,包括斥资收藏、预留特别展馆等,于是你一言我一语,某类型艺术品才足以代表香港、香港市民交的税不应用来买外国藏品等论据此起彼落,足足有两个小时,最终当然没有结论,反正当局举行这类谘询会本来就不求有实际结论,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资深艺术爱好者「堂堂香港国际大都会的世界级博物馆,如果开幕时候连一幅毕加索作品都没有,成何体统」一句!M+开幕了,没有毕加索,不过也不失礼 !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