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中国最新世界遗产 22处景点见证宋元海洋商贸盛世
2021-10-21 00:00
在今年新上榜的三十四项世界遗产中,中国唯一的提名「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便能顺利「入遗」,可是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因为这已是泉州第二次「申遗」。话说在2018年,泉州便以「古泉州(刺桐)史迹」为题申请成为世界遗产,却获发还待议,成为中国有史以来首个未能成功申遗的项目,据悉大会认为当时泉州申遗的十六处景点较为空泛,未能充分展现个中的文化融合及与泉州的海上贸易联系,结果在追加了安平桥、顺济桥、市舶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青阳下草埔遗址及德化窑遗址这六处景点及修正了主题后,泉州终在今年成功登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世界遗产大会所述,由二十二处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独特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加上一众景点也涵盖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及商贸等重要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当年的蓬勃发展,并在东亚及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角色及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因而能够顺利「入遗」。
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泉州,古称刺桐,据说已有超过一千三百年历史。泉州的黄金时代在公元十世纪至十四世纪的宋、元时期出现,受惠于水深港阔的泉州湾及在当时发展蓬勃的海洋贸易,泉州的海运地位日益提升,加上宋、元时期先后在此设立市舶司及南外宗正司等推动海洋贸易的机构,令各国商旅云集的泉州成为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枢纽,并超越唐朝建立的广州,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及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最大港口,而当马可孛罗在元朝到访泉州回到欧洲后,更以Zayton(刺桐)及「光明之城」来形容泉州,令泉州声名大噪,据说最高峰时曾与世上超过一百个国家进行贸易,形成全球第一个国际贸易体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美名,也是由此而来。
随着各国商人及货物而来的,还有宗教,对文化及宗教的包容,更令泉州得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在这趟申遗的二十二处古迹中,便包括真武庙、天后宫、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不同宗教的建筑,加上文庙及开元寺等地,尽显宗教共融特色。可惜元末明初不少商人转至东南亚发展,其后明朝政府也将福建市舶司由泉州迁至福州,令泉州淡出了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地位,不过今日来到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洛阳桥、九日山祈风石刻、德济门遗址及磁灶窑址等位列世界遗产的景点,仍能窥探泉州昔日的繁华,以及今日城市发展的面貌。
网页:www.quanzhou.gov.cn/lyb/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