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黑人社群迁变】芝加哥艺术学院办非裔艺术家巴特勒个展 棉布作画忆祖母 昂首直面曲折命运

2021-07-29 00:00

在表达多元的时代,艺术家的创作媒介亦变化不停:纸本与油画作品已然太过常见,金属、布料乃至塑胶之类的媒材,亦不时出现在装置及雕塑作品中。但是,你听说过用棉被创作的艺术家吗?正在芝加哥艺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举办展览的非裔艺术家巴特勒(Bisa Butler),便是一位用棉布「作画」的艺术家。

自从佛洛伊德事件引发美国反种族歧视运动声浪再起,博物馆与美术馆也纷纷以展览或主题活动回应此社会议题。「黑人的生命同样重要」(Black Life Matters)已然走离美国大城市街头抗议的语境,被置于当代艺术的情境中再诠释。有些表意直白的艺术家,不惮以最猛烈的笔法描摹示威现场的焦灼与伤痛,还有一些像是巴特勒那样的女艺术家,转以相对温和的方式,从个体的、家族的视角,回溯黑人社群的迁变、文化的养成,当然,最重要的是其中对于亲情和爱情的动人描述。

巴特勒选择以棉被为媒材创作,并非因为棉被作为其艺术创作的媒介或是载体,有任何他物难以复制的特质,而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记忆中的祖母,长年为家人缝制棉被,并以此当作维系家族情感的纽带。在巴特勒的童年回忆中,常常出现在祖母手中的棉被,并不仅仅为御寒,更是家族成员之间彼此安慰、互相依傍的象徵。

就像艺术家本人所说的:「历史是每一个人的故事,但对于历史的叙述,由那些手中有笔的人们掌控。」黑人民权运动在白人主导的叙述语境中,向来难以得到如实诠释,而如今的非裔族群,愈发敢于站出来,拿出自己手中的笔,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巴特勒作品中的人像,都是挺拔且昂首的,从姿态到表情俱是不卑不亢。不论大人孩子都直视前方,彷佛亦在直面曲折的命运。

文:李梦

图:芝加哥艺术学院
李梦,女,双子座,神经大条,不可救药的美食与古典音乐爱好者。大众传播及艺术史双硕士,专栏及艺评文章散见于北京、香港和多伦多等地报刊及网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