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展览推介2021】布朗画廊办全女班群展 吁追求社会性别中立 为Ze/Ro加油

2021-07-22 00:00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有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直接剥削了古代女性学习的机会,女性从事创作而获得认同,不过是近一个世纪的事。在二十一世纪的香港,女艺术家的发展机会又是否得到公平对待?

对这个问题,同时活跃于艺术教育和创作的香港女艺术家林岚幽默地说:「我觉得作为女性简直太有优势了!现在有专为女性艺术家而设的展览,却没有特别标明是为男性艺术家而设的活动,我们不是很占优吗?」目前布朗画廊正举行五位香港女性艺术家的群展《Ze/Ro》,林岚是其中一位,策展人陈瑞琦也是女艺术家,加上画廊在香港的负责人也是女性,这个展览的确称得上是全女班,是香港画廊协会今年的暑假项目之一。

《Ze/Ro》这个英文展览名称很有意思,根据策展人的解释,为追求社会的性别中立, 牛津英语词典正式为去性别化作出回应,定立新的词汇「Ze」,去取替「男性」的代名词「He」和「女性」代名词「She」,来代表中性的第三方。中文的「英雄」在英文是 「Hero」,「英雌」是「Heroine」,但是如果根据以上的逻辑,「Hero」会否变成「Ze/Ro」?

对女性艺术家在香港面对的挑战,林岚说:「目前香港女艺术家、策展人有更多机会当然是好事,但是当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特别安排女性艺术家项目,这并不是理想的状态,我最希望有一天获得邀请,是因为我是『香港艺术家』而不是『香港女艺术家』。长久以来,女性艺术家被认为过分注重所谓个人感情的表达,不够理性,或是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事业,作品被视为琐碎,但是在作品中表达我最纯粹的感情,反映当下,既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同时关心大众,不就是艺术的意义吗?」就如她在《Ze/Ro》展览其中一件作品《Oval Chair》,椅子的椅背是一个突出的红色半球体,林岚表示当时正处于人生一个特别的时期,自己作为女性对怀有小孩充满幻想,椅子是不锈钢制成,感觉冰冷,但线条优雅,彷佛在等待有人坐下给它温暖,木制的椅背如孕妇的腹部,涂上暖色系,整件作品给人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感觉。

这种探讨女性由身体至思想上的各种感知的作品,是展览主要呈现的主题。策展人陈瑞琦表示,展览希望通过区凯琳、陈家翘、周颖璇、林岚和刘清华五位香港艺术家,说明现今女性如何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不同世代的女性带着不同的身分角色,去显示一场知觉行动的成果。确认个人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才是主导者:「性别是社会的建构物,文化及传统经常将性别角色定型而达到某种管理目的,值得我关注的是女性和男性在社会上如何被自己或别人『再现』。」

在今天社会性别话题已经不是禁忌,也确是愈来愈多关注和讨论,但存在于不同界别和岗位、因为性别导致的问题依然严重,例如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到了今天在许多地方还是未能解决。最近看到一段关于日本社会男女薪酬差别的报道,原来两性差距竟然有六成,即是说女性员工薪酬平均只有男性的四成。香港在某些行业男女的距离已经逐渐拉近,不过在艺术界,女性艺术家遇到的阻力似乎不小。林岚不无感慨地说:「女性的特质不应该被忽略。我希望大家能够聆听我的喃喃自语,而聆听的不仅是女性!」

展览的几位艺术家以不同的形式和媒介探讨问题,像「九十后」刘清华的录像作品、陈嘉翘的混合媒体装置等,大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细味几位不同风格艺术家的探索旅程,尝试撇除性别的迷思,去感受艺术家对生命的记录和对生活的自我沉思。希望大家不要忽略香港艺术界的一群「Ze/Ro」,多点支持女性艺术家、策展人、画廊从业员、推广人员等等,为我们打打气!


文:苏媛

图:布朗画廊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