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破解基因码研究线虫著称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布伦纳逝世

2019-04-07 19:18

著名生物学家布伦纳(Sydney Brenner)上周逝世。AP
著名生物学家布伦纳(Sydney Brenner)上周逝世。AP

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之一、南非著名生物学家布伦纳(Sydney Brenner)上周五在新加坡逝世,终年92岁。布伦纳在协助破解基因码、以及使用线虫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模型系统方面,有著重大贡献。

布伦纳在新加坡生物医药科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周六发文告说,布伦纳过去60年都致力于塑造现代生物学和对基因码的理解。他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创举,即采用C. elegans线虫为研究人类疾病的模型系统,发现器官发育与细胞凋亡遗传调控机制,令他在2002年,与同事萨尔斯顿(John Sulston)和霍维茨(H. Robert Horvitz)分享诺贝尔医学奖。

布伦纳又被称为「分子细胞学之父」,自1983年首次到访新加坡后,一直在当地生物医学领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推动新加坡在1985年设立首个重大科学研究机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IMCB)。他因此获颁多个荣誉奖项,包括2000年的新加坡卓越之友奖,2003年的荣誉公民奖,以及2006年的国家科学与科技奖。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指出,布伦纳是世界级科学家的典范,他的成就以及对研究坚定不移的热忱将被铭记,并继续启发国大及其他研究领域。

犹太裔的布伦纳1927年在南非出生,在1961年,他与DNA结构的发现者之一的克里克(Francis Crick),一同发现细胞如何从DNA转译为蛋白质,并解释了氨基酸转译的三元码,以及发现遗传讯息是透过RNA分子携带到核醣体进行转译。布伦纳后来的研究重心转向研究并将线虫开发为模式生物上。如今,线虫成为了实验室中最常使用的模式生物之一。

布伦纳早年在英国进行研究工作,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剑桥大学,和克里克共用办公室长达20年。在1990年代,他转到美国加州做研究,后期则到新加坡研究生物医药科学。

他以破解基因码及研究线虫见称。AP
他以破解基因码及研究线虫见称。AP
他曾荣获诺贝尔医学奖。AP
他曾荣获诺贝尔医学奖。AP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