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珊体会人生:为人父母比做运动员辛苦

2019-03-03 18:00

珊珊年近半百的体会。
珊珊年近半百的体会。

「风之后」李丽珊(珊珊)自1996年在阿特兰大奥运会为本港夺得首面奥运会金牌后,至今正展开人生下半场。她接受马会《骏步人生》专访,分享自己运动、2个女儿、与丈夫黄德森,以及香港精神等经历。当年她一句「养一个小朋友要400万元」成为家传户晓的名言,她则指为人父母比做运动员辛苦。

获「香港体坛三十杰」奖项中「杰中之最」的珊珊表示:「奥运金牌都已经20年,好多谢仍然有好多人支持我,这个奖对我意义重大,但我反而希望下次颁给年轻运动员,希望有更多的『李丽珊』。」她续指,以前比赛时会在海边担忧风向、山势等环境因素会否影响比赛,现在学会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而以往比赛需要每年由荷兰驾车到法国,每次都经过巴黎铁塔,她笑言参观过后觉得太嘈杂,人生不同阶段,看到的东西就会不同,可能老了再去,又会有另一番体会。

至于为人父母、养育女儿方面,珊珊表示比起做运动员辛苦,因为没有说明书,也没有固定训练可参考。面对各个性格不同、成长至各阶段的小朋友,均需要相应的沟通及教育方法。她早年接拍广告,一句「养一个小朋友要400万元」的对白回响极大。她说,银码不是重点,最重要的讯息,是要学识未雨绸缪:「照顾小朋友,不是看现在而是将来。正如我做运动员,目标就是奥运,争取好成绩,过程中都要计划。」

她续指,养儿育女最大投资是时间。她举例指其女儿小学已学会用电脑,作为母亲若不能解答电脑问题便会被觉得「无用」,所以也要逼著花费时间一起学、一起进步。她又表示对2个爱女没有特别期望,不会因为自己是运动员便逼好静的大女做运动,也不会特别培养好动的细女,「她说觉得出海好孤独。」,明言将来想做职业运动员,但不会玩滑浪风帆,喜欢跑步。

珊珊又分享舅父黎根及丈夫黄德森,这两个生命中具意义的男人。她指自己以前是「七分珊」,做什么也「求其」,幸得黎根引荐她入港队。至于丈夫则是个脾气极好的男人,每当自己发脾气时,会待自己冷静后才讲道理;96年准备奥运时,面对女友在运动上得奖机会比自己大,也不会妒忌,「96年我不用赛最后一场已稳取金牌,而他还要预备最后一日的比赛,但他可以和我一齐庆祝,然后收拾心情再去比赛,好难得、好大爱,一个男人,尊严好重要,但他放得下,知道几时轻几时重,很厉害。」

珊珊又认为今日香港的体坛百花齐放,已发展出世界级水平;又看好师弟妹有力争取明年东京奥运的奖牌,认为只有一小时时差,而且食物也不像欧美地区那么难适应。她又藉运动寄语刻苦耐劳的香港精神,每个人都应接受挑战,实践天马行空的想法。而香港人首要学会的是互相尊重,先做好本份,才能评论他人。在社会各种怨气下,多一份尊重与拼搏,自然会和谐。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