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女童疑误诊呕血后死亡 医生证人:排期早啲好少少

2019-02-26 13:13

香港儿童医院儿科及血液肿瘤科夏修贤医生。
香港儿童医院儿科及血液肿瘤科夏修贤医生。

五岁女童‪于四年前因在‬街上抽搐晕倒‪送院治理,‬女童更曾吐血泻血至两块手掌般大小的血块‪,几经转介诊断后发现‬女童肝脏及脾脏持续肿胀、白血球偏少,‪确实‬女童‪患有早期肝硬化及‬贫血,亦怀疑她患有‪肺压高。‬女童为了找出确实病因而‪一直‬排期近半年以等候肝科、心脏科、新陈代谢科及内窥镜检查‪,惟未等及‬检查便因肺动脉高压症病发离世。‪死因庭今继续就女童之死进‬死因研讯。

九龙区法医科高级医生高永富供称,5岁死者梁凯晴于2016年3月27日因肺动脉高血压而离世,解剖后发现凯晴亦患有长期充血性右心室衰竭(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高医生指出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属非常罕见的疾病,病徵模糊不清亦没有独特性,但仍未能找到确实病因,故相信病症是自然地在身体出现,属先天性潜在致命疾病,而九龙区死因庭案例只有本案死者凯晴一案。

高医生指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令肺血管肌肉阻力增强,故右心室泵血比常人更需额外的力量,久而久之会造成右心室衰竭,而且法医亦发现凯晴同时或因肝硬化或右心室衰竭而患有肝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

专家证人香港儿童医院儿科及血液肿瘤科夏修贤医生供称指,肺动脉高压属稀有现象,虽然文献资料曾提及,但因医学科技限制令病患成因仍然未明,而肺动脉高压患者突然死亡的情况亦属常见。夏医生指5岁凯晴病情复杂,病徵不明显,而且同时患有肺动脉高压及肝门静脉高压,最终确实患有肺动脉高压的最佳方法是进行二维 (2D) 超声波检查及心导管检查,否则仍不能完全确定凯晴患有肺动脉高压。

夏医生指凯晴生前仍在排期进行肝科、心脏科、新陈代谢科等,作心电图检查及X光检查,惟未等及检查便发生严重并发症而离世。夏批评指「唉呀!心脏科排期迟咗少少,排期早啲好少少」,没有人能估计并发症会在何时发生,夏亦认为医生安排亦属合理范围,而凯晴当时亦 「未紧急到urgent(危急)」 。夏指只做超声波检查「准确度有少少问题,诊断系会有误差」,但诊断疾病往往亦应从会诊、X光、心电图、超声波检查等逐步建立。

案件明天将进行陈词。

法庭记者:刘晓曦

九龙区法医科高级医生高永富。刘晓曦摄
九龙区法医科高级医生高永富。刘晓曦摄
死者外公黄国华(左)、死者母亲黄佩儿(右)。
死者外公黄国华(左)、死者母亲黄佩儿(右)。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