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首次入围即获奖《包宝宝》华女导爆「我就是包子」

2019-02-25 20:32

石之予(右)与该片监制Becky Neiman-Cobb。AP图片
石之予(右)与该片监制Becky Neiman-Cobb。AP图片

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午举行,出生于重庆的华人女导演石之予凭借《包宝宝》拿下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用可爱的肉包子小宝宝诠释了一段华裔移民的亲子关系。导演的父亲曾是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他回应,女儿获奖后打来电话:「谢谢爸爸教她学艺术,妈妈给她做饭吃。」

据内地媒体报道,石之予出生于重庆,2岁就随父母移民多伦多,毕业于加拿大谢尔丹学院动画专业,父亲石砳曾是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此次获奖作品《包宝宝》是彼思动画第一部由女性执导的动画短片,也是第一部由华人执导的动画短片。她之前还籍回乡探亲的机会,在四川和重庆收集当地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

石之予在领奖时表示,影片灵感来自于个人生活,形容从小就被父母的爱包围的自己其实就是片中的包子宝宝,父母事事保护她,不让她碰触危险之事,但也因为这样过度保护令她感到挫折,直到长大后才慢慢了解母亲的爱护。

现居加拿大多伦多的石砳透露,「几天前,奥斯卡委员会就安排,如果获奖会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言语中充满喜悦的石砳透露,得奖后,石之予更是在电话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感谢和爱:「她说谢谢你们把我抚养大,谢谢爸爸教我学艺术,妈妈给我做饭吃。」

短片《包宝宝》讲述了一个华裔母亲包的肉包子「活过来」的故事,「包」和她相依为命,但随著「包」的成长,青少年越来越反抗的行动却令母亲做出了极端选择。本片浓浓的中国式的亲情故事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石之予(右)与该片监制Becky Neiman-Cobb。AP图片
石之予(右)与该片监制Becky Neiman-Cobb。AP图片

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去年中刊出的专访,石之予说会以包子来创作,主要是汲取了生活中3个层面来当作灵感来源,第一个、也是最为人熟知的是华人家庭背景,故事背景设定在1991年,其实这年在石之予的生命中相当重要,那年父母带著只有2岁的她移民到加拿大,尽管在西方社会中成长,父母对她的过度保护就像典型中国家庭。

第二层面是食物,她说饺子在中华文化中已经是个印记,逢年过节、中国新年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已经成为华人家庭的完美符号。

第三,石之予在影片中同时处理了人性的黑暗与光明面,她这么做是希望扭转一般动画片中经常以童话故事、幸福人生作结的调性。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