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会干部派驻私企 惹「国进民退」争议

2018-10-14 22:21

青岛市总工会本月8日召开动员大会。网图
青岛市总工会本月8日召开动员大会。网图

内地民间对企业经营「国进民退」存忧虑,山东青岛近日选派近百名工会干部赴「非公组织」挂职工会第一主席,再引发「国进民退」「公私合营」担忧。不过官媒刊文回应称,企业民主管理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存在强迫「交出管理权」问题,曲解实属「别有用心」。
青岛市总工会本月8日召开动员大会,派遣92名干部挂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会第一主席,每月到挂职单位工作不少于8天,任期2年,负责指导建立和规范工会组织、实施建功立业等工作,每人每年可获两万元人民币经费。或许为避免争议,此次动员特别强调注意工作方法,「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不过,在内地民企融资困难、社保负担将因为徵收机构转变而可能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引发对私企命运的担忧。
官媒《经济日报》刊文回应,曲解企业民主管理「别有用心」,称中国是借鉴西方国家职工参与管理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先进经验,企业民主管理亦不存在强迫「交出管理权」问题,而是意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