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本港鱼翅逾3成出自濒危物种 6成品种受威胁

2018-09-13 17:16

有学者呼吁消费者拒绝所有鱼翅制品。资料图片
有学者呼吁消费者拒绝所有鱼翅制品。资料图片

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及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联同海外研究人员表示,近年濒危鲨鱼品种所面对的渔业压力急剧增加,消费者应立刻拒绝所有鱼翅制品。香港海味乾货巿场出售的鱼翅当中,有逾3成来自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濒危的鲨鱼物种。

是次研究由港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我们周边的海洋(Sea Around Us)项目学者,及野生救援香港分会保育人士在国际着名学术期刊《Marine Policy》上共同发表论文。

带领是次研究的港大薛绮雯教授表示,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捕获鲨鱼量已超越100万公吨,是60年前的两倍以上。过度捕捞正威胁超过60%鲨鱼品种,在所有脊椎动物类别中比例最高。另外,香港作为世界重要港口之一,近年每年入口约6000公吨鱼翅,处理超过全球一半的鱼翅贸易,而香港出售的鱼翅当中,有三分之一为濒危鲨鱼物种。

薛绮雯亦指,因为供应减少令天然资源商业价值提高,使贸易巿场更重视,甚至出现黑巿买卖,而各地政府对监管此类贸易束手无策。

野生救援香港代表Alex Hofford先生表示,现时国际鲨鱼捕捞业普遍涉及违法行为,全球四分之一的鲨鱼物种正被推向绝种边缘,只有防患于未然、停止食用及买卖鱼翅才能真正保护鲨鱼。他呼吁本地饮食业界承担责任,立即停止提供鱼翅,避免为生态灾难火上加油。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