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质疑团体海上垃圾调查取样极少 简体字标签垃圾源头有多个
2018-09-12 20:59
绿惜地球咋日发布海上垃圾调查的结果,环保署傍晚回应指,有关调查不能全面充分反映海上垃圾不同垃圾类型在不同季节及地点的情况。
环保署认为,该调查在本年7月中至9月初期间进行净滩行动中,统计繁体字、简体字及其他文字品牌的饮品胶樽的数量,并以这些数量推算内地垃圾占整体海上垃圾的比例。由于这个调查方法只点算年中一段夏季期间共10天内在个别海滩面拾到的胶樽,总数1800个,取样数量极少,在统计上难以用作推算每年收集到约15000公吨的海上垃圾。
环保署重申,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海上垃圾问题,过去数年已落实应对海上垃圾的策略及措施,并已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加强与邻近地区合作。粤港双方于2016年10月成立了「粤港海洋环境管理专题小组」,并设立海上垃圾通报机制,加强合作预防及应对区域的海上垃圾问题。
环保署引述联合国指引,基于产品市场全球化的趋势,标签物件的生产地和来源地的做法实际上不能提供有用的资料作管理海上垃圾之用。带有简体字标签的垃圾的源头可能有多个,胶樽这单一物品的源头比例亦不能反映所有类别的海上垃圾的整体比例。
为配合海岸清洁工作,环保署曾于2013年展开海上垃圾研究,调查海上垃圾的源头、分布和流向,以助制订应对海上垃圾的策略。当时顾问经参考联合国的指引,及了解本港关注的海洋垃圾问题及相关政府部门收集垃圾的方法后,在多个本港海岸地点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实地调查,采用科学方法收集数据。虽然顾问曾在实地调查中统称带有简体字标签的垃圾为「非本地源头垃圾」,并点算数量约为总取样数量的5%,但这点算结果只是作为辅助参考,并不是作为应对海上垃圾方案的重点数据或考虑因素。没有简体字标签的部分,亦没有客观方法估算当中「非本地源头垃圾」的百分比。联合国指引已指明标签物件的生产地和来源地并不能提供有用的资料作管理海上垃圾之用。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