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山东发现群体小型恐龙足迹

2018-06-20 11:07

山东郯城发现大型恐龙足迹群多达300馀个。(网图)
山东郯城发现大型恐龙足迹群多达300馀个。(网图)

近日,集中、美、澳专家的恐龙足迹考察队在山东郯城发现了一大型恐龙足迹点,其品种和数量都非常丰富,多达300馀个。这批足迹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四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龙类足迹,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该类足迹,印证了小型恐爪龙类的群居特性,该成果将发表于Elsevier出版集团的《白垩纪研究》期刊。

一般来说,一个恐龙足迹点的恐龙足迹种类都是寥寥一两种,但李庄足迹点的恐龙足迹却包括了肉食性恐龙留下的三趾型中型兽脚类足迹、小型兽脚类足迹、微小型兽脚类足迹,以及两趾型小型恐爪龙类足迹;植食性的窄间距蜥脚类足迹,宽间距蜥脚类足迹,以及鸟类足迹共七种类型,整体超过300个足迹。有专家指「此地恐龙足迹的多样性令人震惊,这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白垩纪恐龙公园!」

在这些恐龙足迹中,最令学者兴奋的是四道并列的两趾型足迹,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两趾型足迹大多数属于恐爪龙类恐龙所留。恐爪龙类恐龙包括驰龙类与伤齿龙类,前者最著名的要属《侏罗纪世界》中那群凶猛的掠食者,后者则属于最聪明的恐龙物种。这类恐龙的共通之处就是它们都长著大型弹簧刀般的脚趾,在行走时并不与地面接触,于是就留下了两趾型的足迹。

专家又指「它们每个足迹只有7至8厘米长,组成了四道行迹却始终保持平行状态,这是典型的群居性的体现。」、「此前足迹学家发现的恐爪龙类恐龙足迹大多数是独行侠,只有一例是平行的行迹暗示著群居,这让古生物学者对科普读物与电影中,群居生活的速龙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此次我们发现首例小型驰龙类确凿的群居性的证据,可以说为这个争议画上了句号。」

这批足迹发现于较为潮湿柔软的古沉积物上,所以足迹的部分特徵不是很明显。研究团队使用了三维摄影法为足迹化石制作了数字模型,使得足迹的轮廓、深浅一览无遗。经过详细研究,学者们最终将足迹归入猛龙足迹。据计算,这些小恐龙的体长约1米,奔跑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秒2.4/米。

「此地生活的恐龙太丰富了,最小的肉食恐龙只有50厘米,而最大的能达4米,它们穿梭在体长约9米、10米的大型植食性恐龙身旁,旁边还有群群古鸟在水畔觅食,此时一群小型驰龙类蜂拥而至,对一个观察已久的目标群起而攻之,是一部绝妙的恐龙世界大片!」世界权威的恐龙足迹专家,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的马丁‧洛克利教授激动表示。

兽脚类恐龙足迹。(网图)
兽脚类恐龙足迹。(网图)
大型蜥脚类足迹。(网图)
大型蜥脚类足迹。(网图)

驰龙类恐龙足迹。(网图)
驰龙类恐龙足迹。(网图)
蜥脚类恐龙足迹。(网图)
蜥脚类恐龙足迹。(网图)

保持平行状态的4道行小型恐爪类恐龙足迹。(网图)
保持平行状态的4道行小型恐爪类恐龙足迹。(网图)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