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三科学家获颁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奬项

2018-05-30 21:56

本港三位工程科学家获颁中国工程院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以表扬其在工程科技范畴卓越的成就和重要贡献。获奖的三人分别来自城市大学、香港大学和理工大学。
「光华工程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扬在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范畴具卓越成就和重要贡献的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自上届起,香港、澳门和台湾科学家纳入评选范围,由香港工程科学院作为三地唯一指定提名机构。
今届大会从296名候选人中,评选出30名获奖者。本港得奖者包括城大机械工程学讲座教授吕坚、港大生物医学工程学讲座教授吴学奎,以及理大结构工程讲座教授徐幼麟。
身兼城大副校长(研究及科技)的吕坚,是残馀应力研究的先锋,纳米表面处理的研究走在科技前沿,他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
港大教授吴学奎是生物医学影像和医疗测计仪器的专家,在体内核磁力共振造像领域,及相关临前和临的应用,有开创性的贡献。
理大教授徐幼麟,则从事结构工程研究及工程应用领域逾30年,在风力工程、地震工程、结构震动控制和结构健康监测范畴贡献良多。
今年光华工程科技奬首次有3位来自香港的学者获此殊荣。吕坚认为,这是促进两地科技创新交流的好现象,并反映香港工程科技人员的贡献获国内同行肯定。
吕坚是城大先进结构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其领导的研究团队早前发现制造超纳材料的新方法,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创、强度最高的「双相超纳镁合金」材料,并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并成为封面文章。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