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药房秘密提早开门 让华人抢奶粉捱批

2018-04-02 11:23

澳洲墨尔本一家药房被指在正常营业时间之前秘密提早开门,让大批华人入内抢购奶粉,然后转售中国内地顾客图利。当地居民大表愤怒,炮轰那家药房做法不当。许多当地妈妈在天亮后去到那家药房,才知道奶粉已被人抢购一空。
  
引起争议的是位于墨尔本伊利沙伯街和费连达街交界的My Chemist药房。当地居民说,这种情况已持续了数个月,药房平均每周最少有三天(周一、周三及周五),提早于在清晨时分静悄悄开门,让数十名大部分是华人的亚裔顾客入内,把店内的奶粉扫光。有排队的人见有人拍照,便急忙用手或东西遮脸。
  
最令当地人气愤的是,那些抢购奶粉的顾客并非自用,而只是「代购」。在澳洲,婴儿奶粉一般售价每罐20澳元(约120港元),但在中国内地可炒贵三倍以上。
  
自2014年以来,在澳洲国内从事此类「代购」活动的人估计上升至八万人。他们抢购到奶粉或和其他名牌货品后,便透过社交媒体例如微信及微博,转售给内地顾客。如果生意好的话,部分人每年可赚取10万澳元(约60万港元)收入。这个「代购」市场估计总值达8.5亿澳元(逾50亿港元)。
  
一名名叫保罗的当地居民说,见到那家药房外出现准备抢购奶粉的人龙,便觉得讨厌。传媒刊登照片,见到店内一个货架上,贴出用简体中文所写的告示:「需要奶粉和婴儿辅食的顾客,可以到二楼选购!」
  
除了药房外,墨尔本和澳洲其他城市的超级市场,也成为华客抢购奶粉的热门地点。部分超市例如Coles和Woolworths采取对策,每人限购两罐。
  
澳洲东岸布里斯班一名妇人本周拍到一家Coles超市货架上的奶粉被抢购一空的情景,片段在网上疯传。澳洲籍华人Alex Lau接受记者访问时说,如果把这种现象全部归咎于「代购」的人,不太公平。澳洲人不明白,奶粉制造商刻意弄到货品短缺,才令价格飈高及掀起抢购潮。
  
Aptamil奶粉生产商则指出,虽然生产商或供应商可以建议零售价,但很多时,都是零售商自行决定售价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